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请翻译孙子兵法第一章

请翻译孙子兵法第一章

1.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4.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5.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6、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7.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1、孙武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的。 2、所以,要以五件事情为主,进行比较计算,以探索它的实际情况。 3、五件事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
政治,是指民众和国君有共同意愿,可以同生共死,不怕危难。天时,是指白天黑夜,严寒酷暑等季节天候。地利,是指道路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战地的宽广或狭窄,地形的利弊。将帅,是指将帅的才智、威信、爱兵、勇敢、严正。法制,是指军队的编制和信号的规定,百官级别的区分和职责范围,军费开支和后勤供给制度。
凡上述五件事,做将帅的不能不知道。能深刻理解的就能取胜,不能深刻理解的就不能取胜。4、所以,要认真比较计算以探索敌我的真实情况。就是说:哪一方的国君推行进步的主张?哪一方的将帅有才能?哪一方得到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军队实力强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军队赏罚严明?我从这些方面就能预知谁胜谁负了。
5、将领听从我的决策,用他必然取胜,就留用他。将领不听从我的决策,用他必然失败,就不用他。根据有利条件制定战略决策而又能贯彻执行,就要在战场上创造有利的“势”,用来辅助决策和实施。所谓“势”,是根据敌情变化制定有利的相应措施而形成的。
6、战争,是诡诈的行动。所以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愿打,要打近处装作打远处。敌人贪利,要以利引诱他;敌人混乱,要乘机攻取他;敌人兵力充实,要防备他;敌人兵力强大,要躲壁他;敌将易怒,要搔扰他;敌将轻视我,要使他更加骄傲;敌人安逸要疲劳他;敌人团结要离间他。

攻击没有防备的敌人,行动向着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这些都是军事取胜的方法,是不能事先规定的。 7、凡是作战以前在决策上廉洁预计能取胜的,是因为有利条件多;作战以前在决策上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有利条件少。有利条件多的就能取胜,有利条件少的就不能取胜,何况不具备有利条件呢?我根据这些来全面观察,就可以预见战争的胜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