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关于“60年代清华大学的铊盐中毒”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60年代清华大学的铊盐中毒”是怎么一回事?

【中毒原因】铊的毒性高于铅和汞。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

【预防措施】生产鞭炮的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往往带有红色,注意不买,不食带有红色的盐

铊为少见的重金属元素、稀有的化工原料 ,多以化合物的形成存在 ,属高毒类。目前只有化学实验室和特殊工业专用 ,一般环境很难接触到 中毒症状:先是恶心、呕吐、腹胀、腹中绞痛难忍 ,且心烦意乱 ,日夜不能入睡 ,并且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四肢感觉异常过敏 ,似火烧样 ,皮肤轻触即剧痛不止 ,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逐渐出现呼吸肌轻度麻痹和肢体瘫痪 ,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