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脑残的表现有哪些?

脑残的表现有哪些?

脑残的含义nǎocán脑残,通常也缩写为NC,意思为脑袋残废了.泛指没脑子,通常无可救药的人]动漫里脑残的真正含义脑残1.指不用脑袋思考便可以完成的事情2.火星人的想法、做法3.非正常、非主流(诸如常人看来很傻的话题,某几人却很乐意讨论这个)4.傻了,锈逗了脑残的病征、治疗与预防一般来讲在一个患有严重脑残人士的眼里歧视他们的人都被其称脑残,而且他们还会以形容词对其语言攻击!脑残作为当下时尚的话题被人熟知,便是大街上形形**的非主流!他们多为青少年,生活分依靠父母!有严重的哈韩哈日倾向!脑残日常的基本行为多为照相时瞪眼、噘嘴、鼓腮帮子,腿成X型或内八字!模仿低级生物的生活方式!喜穿颜色较为丰富且破烂不堪的服装,带有各式各样的配饰。(这里声明:其服装价格多极其便宜)尽量使自己有个性,十分排挤大众化!治疗与预防方面:如果您发现您的家人朋友有以上症状,需严厉制止,必要时可使用暴力手段!以免其越陷越深。如果不知悔改,可使用部分组织对其管教,例如管制学校等!要是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那也可以放弃了,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走入了解社会的大事小情,人生阅历的丰富,回过头来他会知道当初自己是多么的恬不知耻!预防方法在于家长对其疏导正确的思想,了解其每天接触的人和事,从源头上掐断非主流的毒害思想!脑残本应是动漫术语,(参见动漫术语动漫流行词汇条目N)。其中:1和2应该是脑残的原意,此外还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谈的感觉.3和4的定义是网友们断章取义的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它的含义了.脑残的来源--脑残体!脑残体这个概念很难定义,虽然它活跃于网络上,但很难说这是一种网络语言,因为脑残体与自创词汇无关,仅仅是对汉字的一种扭曲的书写形式。它一般表现为在一个词或一句话甚至一段话的文字中,大量使用字形与原文部分相似的别字的行为。这些别字的来源五花八门,大多出自繁体汉字、日文汉字和生僻字(所谓的怪字、乱码字),另外也有部分简体汉字,甚至还有日文假名、汉语拼音字母等,有时还夹杂一大堆杂乱的符号。例:莓兲想埝祢巳宬儰⒈种漝惯(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上面这句话就是脑残体,而括号里是它的原意。脑残体的起源有一说火星文(包括脑残体)起源于TW网民在网络上有时使用注音符号代替汉字进行交流,但这种说法很是缺乏说服力,因为这种行为的本意是有些字输入起来太麻烦,用拼音既快又能让对方看懂,从动机上来讲应该归入速记法一类。英语交流中也常有为了增加书写速度,把you简写成u、把for简写成4之类的方便写法,而USA、IBM、SARS等各种缩写的使用范围更是极为广泛。我们看,脑残体并不能达到加快输入的目的,相反,脑残体中的那些生僻字录入起来更加麻烦——这说明使用脑残体和使用缩写完全不同,纯属为了显示自己与别人不同、哗众取宠而费尽心机搞特别。那么说起脑残体真正的起源,其实大家小时候学汉字字形,都接触过类似这样的教育:弓长张、白勺的……把一个字按偏旁分解进行记忆,也有一些因为字写得难看,“黄月坡”被误认为“黄肚皮”的冷笑话。网络在中国刚刚普及的年代,论坛上风行的以“走召弓虽”、“丁页”为代表的分裂体,不论从使用者意识形态上、还是阅读效果上分析,无疑正是脑残体的一种萌芽形态。脑残体还有另一个比分裂体出现更早的祖宗是杂种体。如同白领小资们说话时动不动就夹杂些英语单词,网络上这种类似洋泾滨英语的东西非常流行,最常见的例子:不说“我”,说“me”,不分主格宾格所有格,不管在句子中什么地方都无条件替换,动不动就“me的音乐”、“me觉得”;还有日语版的,说“的”一律说“の”。。脑残体的起源2当分裂体逐渐开始过时,被人笑话俗套,繁体字流行了起来。当时大陆的一些论坛上有时会有些TW同胞留言,当然他们用的是繁体字,由于在这个地盘上TW网友属于稀有品种,他们的行为也被当作新潮引来人们效仿,于是一些追时髦的大陆网民也开始使用繁体字。说起繁体字的问题,也算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个特色。以前大陆推行简化字时,将很多意义完全不同的汉字整合为同一个字,比如“乾”和“干”简化后都为“干”,“发”和“发”都变成“发”等等。抛开政治因素等等,仅仅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种变革抹杀了很多沿用了千年的东西,确实有些难以接受,或许以前的TW人对简体字的想法,就好像现在我们看脑残体一样。因为缺乏相关教育大部分TW人都是不认识简体字的,但是由于从港台引进的小说、电视节目、漫画等娱乐文化风行大陆,内地人大多能看懂日常繁体字,不过也有“格斗”(格斗)这种不识繁体字、分不清“斗”和“斗”的笑话。回到正题,能看懂归能看懂,会不会写又单说了。一个简体字往往对应多个繁体字,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就很可能用错,让人嘲笑没文化。由分裂体和杂种体的思路结合,并在繁体字流行的年代应运而生的脑残体就是对文化的极端抵抗——“既然没文化,就没文化到底”,写一堆大家都不认识的字,却又组成了大家都能看懂的话,这个想法在当时是十分前卫的。记得很久以前,我的高中美术老师说过他的一个朋友就专门“排列不认识的怪字”,还办了个展览,可见当时脑残体还是一种很有创意的艺术形式。脑残体的兴起可以想象,早期的脑残体使用者大概是从word的插入符号、或者什么生僻字列表里费劲巴拉地找那些奇形怪状的字。从第一句脑残体的话诞生,网民们看到了新的潮流,于是纷纷制造自己的脑残体文字并迅速传播,这是脑残体的形成期。直到脑残体的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常用字,只要复制粘贴就能用脑残体写出自己的话,此时又有闲人编写了脑残体对照表,方便这个工作。终于,脑残体转换软件出现了,它根据脑残体对照表帮助脑残儿们自动将输入的正常文字转换成脑残体,脑残体进入了全盛期。尽管人脑的模糊纠错能力使大家能看懂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随着句子长度增加,甚至出现整段整段的脑残体文字,看懂其内容所需要的运算量也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最后人们不是看不懂,而是根本没心情去辨认这些文字。随着脑残体的大面积流行,人们越来越不堪忍受满屏幕的脑残体文字,同时认为只有脑残儿才会看着这种字体不烦、才会乐于使用这种字体,于是这之前被脑残儿们称为“酷炫个性签名”、“非主流”的东西,终于得正名“脑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