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零下21度的液态水见过吗?如何获得零度以下的液态水?

零下21度的液态水见过吗?如何获得零度以下的液态水?

当水的温度达到零摄氏度的时候,水就会结冰,完成从液体到固体的相变,这是我们的常识。然而在有些时候,水会表现出比较诡异一面:它的温度明明已经远远低于零摄氏度,但是它就是不结冰,依然保持液体的状态,但只需要稍加震动,或者其他的一些干扰,比如说加入冰晶以及其他杂质,它就会迅速的冻结成冰。如下图所示。

像这种温度远低于零摄氏度却不结冰的水,我们称之为“过冷水”。那为什么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要从液态变为固态,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温度要小于等于零摄氏度,第二是要有晶核,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那么这个晶核是个什么东东呢?冰其实就是一种结晶体,水从液体到固体的转变,就是水结晶的过程。结晶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固体的存在才可以完成,这个最初的固体就被称之为晶核。通常来讲,我们所接触到的水都是含有不少杂质的(自然界的水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小伙伴们千万不要乱喝哟),这些杂质就被水用来当做晶核,当温度足够低时,水就会依附在这些天然的晶核上迅速结晶,成为固体。

而过冷水之所以不结冰,就是因为它缺少晶核。过冷水通常都是不含杂质的纯净水,由于水中没有可以用做晶核的固体物质,就算温度足够低了,它也不会结冰。这也就解释了当我们向过冷水里加入可以充当晶核的物质时,过冷水就会马上结冰的原理。

那么,为什么在不加入杂质的情况下,只需要震动一下过冷水,它也会结冰呢?这是因为纯净的水也可以自己形成冰核,但这需要一定的条件。从物理的角度来讲,水要形成晶核,就必须要克服一个从液态到固态的能垒,这被称之为“晶界能”,而静止的水是不能自发的克服“晶界能”的,它需要额外的能量。

当我们震动过冷水的时候,其实就是给它注入了能量。得到了能量的过冷水中就会形成最初的晶核,晶核一旦形成,其他的水就会依附在上,并以几何速度迅速结冰。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过冷水的温度越低,其需要克服的“晶界能”就越小,因此,远远低于零摄氏度的过冷水,只需要非常轻微的震动就能迅速完成结冰的过程。

现在我们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可以获得过冷水呢?有了以上的知识,我们知道要获得过冷水,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第二是水不能有杂质,第三就是要保持水的稳定,不能有震动。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以去超市买一瓶纯净水,然后将它竖着放进冰箱的冷冻室,注意冷冻室的温度最好调到零下5摄氏度以下。等待一段时间之后(这个时间越长越好,推荐2天以上的时间,在这期间千万不要摇晃冰箱)。如果你买的纯净水足够“纯净”,而你的冰箱又足够稳定,那就恭喜你得到了过冷水。好好利用它的特性来玩上一玩吧!

回答完毕,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