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伉俪是什么意思(伉俪是什么意思在古代)

伉俪是什么意思(伉俪是什么意思在古代)

一些互联网上对伉俪是什么意思(伉俪是什么意思在古代)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网友小张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伉俪的读音为【kànglì】,指的是夫妻,也可以用来指女子嫁人为妻。

具体内容

    “伉俪”最早出自《左传·成公十一年》,“伉”有对等、匹敌之意,“俪”则有结缘、配偶之意,而“伉俪”即相匹敌的配偶,由此可知,事业各自有成,生活情趣又相仿的夫妻才能称为伉俪。

    在古代,“伉俪”一词可不能随便用,是非常有讲究的,只有正室才能被称之为“伉俪”,妾室不可如此称呼。

    伉俪是一种比较书面化的用词,在古汉语和书信中常把自己和配偶谦称为“夫妇”,伉俪则是对除自己之外的夫妻的称呼,把对方及其配偶尊称为“贤伉俪”。

    在《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羣臣谓宣太后应配食元帝,太子前率徐邈曰:‘宣太后平素之时,不伉俪於先帝,至於子孙,岂可为祖考立配!’”中,“伉俪”指的就是女子嫁人为妻。

关于伉俪是什么意思(伉俪是什么意思在古代)小张就先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关于这个问题想必你现在心中已有答案了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