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王”的战争:万科何处去?

“王”的战争:万科何处去?

  文/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一

  先给各位端一碗“心灵鸡汤”。

  人生就像登山,很多时候,遥看目标,似乎高不可攀,其实每向前一步,我们也就距离目标更近一步,每个人不管多么平凡,只要真诚付出努力,都能够到达比想象更高的高度。人生没有爬不过的山,重要的是行动,认准目标之后,便脚踏实地向前,每一步,都是人生的新高度。

  这碗鸡汤,也许很多人之前已经“喝”过,炖这碗“心灵鸡汤”的主人,正是万科的王石。

  很多年来,公众眼中的王石,好像是一个已经功成身退的企业家形象,出国游学、攀登珠峰,在媒体上做年轻人的人生导师,顺带着还与女明星发生了一段恋情,时常秀秀“笨笨牌红烧肉”什么的。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王石形象。但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王石突然以另一种形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一个愤怒的谴责者,一场战斗的发起人。

  关于这场“王”的战争,有人形容为“万宝之争”,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宝能系已经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不存在自己跟自己争斗的道理。万科之争,是资本与管理团队之争。说具体点,就是公开表态“不欢迎民企”的王石,与宝能系第一大股东之争。

  二

  这里面的第一个问题是,宝能系的到来,对于万科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王石,要这么激烈地反对宝能系?又是“野蛮人”,又是“信用不够”,又是“我们不欢迎”,宝能系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它投资万科,难道真的是个天大的阴谋?砸那么多钱去买一家企业的股票,就是为了把这家企业搞垮?这样的桥段,在肥皂剧里或许可以有,但在真实的世界,发生的概率极低。

  王石口中的“野蛮人”,是在公开市场上拿真金白银购买万科股票的投资者。既然是投资者,那肯定是想着要赚钱的,投资万科不可能不希望万科好,谁也不会拿自己的钱不当钱。

  从这个角度说,万科眼下的这场剧烈动荡,原本不是不可以避免的。王石所谓的讲情怀,说白了,还是担心失去对万科的绝对控制权。虽然王石这些年主要的工作是游山玩水,但是一旦涉及自身控制权的问题,恐怕就不会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潇洒地说放手就放手”了。

  这么一说,倒是挺为万科的郁亮难受,虽然看上去他已经“登基”好些年了,而且干的很好,但是“太上皇”还在,一不小心,可就不是“垂帘听政”,而是直接走上前台。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太上皇”王石,在万科的身份问题。有人说,就像苹果是乔布斯的苹果,华为是任正非的华为,联想是柳传志的联想,万科也只能是王石的万科。

  言下之意,王石就应该是万科的“王”。可是,即便是“王”,那也得有个具体的身份,要么是老板,要么是经理人,王石在万科,到底应该算什么?

  三

  王石之于万科,当然是功勋卓著,是万科的创始人之一,一手把万科做大做强。据说在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时候,创始人团队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股权”。具体情况我们当然不得而知,但如果这是真的,那只能说,这是王石犯下的最大错误,也直接导致了今天的股权结构隐患。

  从历史的渊源说,王石是创业企业家,没有他也许就没有万科;但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说,王石虽然贵为董事长,也仍然是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是没有权力选择资本的,更没有权力歧视民企资本,称之为“野蛮人”,你如果觉得不爽,最好的办法是老子不干了,而不是任性地滥用傲慢与偏见。

  李方先生有篇文章,分析了王石作为职业经理人所犯的两个错误。第一个是,过于高调地展示工作之外的生活内容。它会让公众觉得,你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进而侵蚀你过往积聚的声望。

  从爬山、研修、交往女明星到赛艇,王石干的这些事情,都是和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无关的,所以宝能系才可以指责王石每年拿着千万高薪,却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王石虽然自称职业经理人,但他内心,其实是拿自己当企业大老板看待的。

  第二个错误,就是太过心直口快或者说出太多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真正的狠话和狂话,只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大老板才可以讲,职业经理人是没有资格讲的。

  王石对宝能系的评价,从“野蛮人”、“信用不够”到“我们不欢迎”,全都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有资格讲出来的话。人家是第一大股东,人家是老板,你是管家,哪有管家这么骂老板的呢?

  说来说去,王石还是没把自己当做万科的职业经理人,他一直把自己看做是万科的所有者,是万科的大老板,万科是他办的,也是属于他的。

  但是,资本市场有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股权是话语权的根本。倘若管理层都这么横,投资者只有给钱的义务没有说话的分量,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

  王石即便拿着高薪游山玩水这么多年,但他依旧是万科的精神领袖,问题是,那又怎样?你在万科的股权没有赋予你说了算的权利,之前大股东华润“积极不干预”,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资本,也都只能对你俯首称臣。

  四

  当管家对老板各种鄙夷各种动作,老板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宝能系要求罢免王石、郁亮在内的管理层,可以说是进攻,也可以说是还击。

  虽然董事会拒绝就此召开临时性股东大会,但宝能系依然有权单独召开。只不过,牌虽然在宝能系手里,但姚老板估计也不敢轻易打出来,因为一帮媒体人甚至某些经济学者,都站在王石一边,高举“保护万科”的道德大旗,将宝能系看做是野蛮的掠夺者。你一旦这么干,人家就会说,看看,没说错吧,就是赤裸裸的掠夺。

  有一点需要搞明白的是,我们搞资本市场,到底应该讲情怀讲道德还是讲规则讲道理?我们搞市场经济,到底是应该讲契约精神还是应该讲特事特办?是不是因为他叫王石,所以规则都是臭狗屎,所以打工的必须说了算,所以老板必须听管家的?

  宝能系发起“驱王运动”以后,万科管理团队发了一封公开信,里面说,“我们不是资本的奴隶,过去不是,未来也不是”。我们要“为全体股东服务,而不是某一个股东的工具。”这些话听着都很有正义感,好像真的是为中小股民的利益在考虑。

  但是,万科股价才几块钱的时候,好像也没见管理团队为中小股民怎么担忧过呀。去年股灾的时候,万科管理层承诺要回购100亿,结果开了空头支票,只回购了才一个亿。

  五

  作为地产龙头企业,万科的股价长期被压低,而且在2015年也就宝能系进入以前,一直采取低现金分红,是A股市场著名的“铁公鸡”之一。举个例子,假如一个投资者,2007年以31.53元买入万科的增发股,到2015年宝能系增持之前,万科A的股价不到14元,复权不超过22元,加上累计分红1.4元,一共23.4元,净亏损30%左右。

  投资万科8年,净亏损30%,这就是万科管理层所说的,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吗?在对抗宝能系之前,王石何曾真正关注过购买万科股票的那些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再看人家宝能系的姚老板,那是真金白银买入万科的股票,直接把股价拉到二十多,这怎么就是,反而害了中小股民呢?如果不是因为王石对宝能系的傲慢与偏见,非要搞出这么一个大动静,突然宣布停牌,并且一停就是大半年,中小股民会像现在这样被割韭菜吗?如果不是宝能系再次在复牌后的第二个跌停就出手增持,中小股民还不知道要被怎样割韭菜呢,谁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当然,宝能系再次增持肯定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万科突然宣布停牌,并且一停就是大半年,难道就不是王石为了自己的利益吗?中小股民的利益算个啥呀?一停停这么长时间,资金套在里面出不来,眼看着新能源汽车有大行情,也没法参与,你去股吧里看看,哪个中小股民不骂呢?人家骂的可不是宝能系,而恰恰是口口声声说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要为全体股东服务的万科管理层。

  六

  说到这里,顺便也说一点感慨,我们A股的停牌制度有点像儿戏似的。我敢打赌,万科A在宣布因为重大重组事项要停牌的时候,重大事项绝对连个影子都没有,纯粹就是应对宝能系的增持;要不然,香港上市的万科H,不会那么快就复牌。同一家公司的股票,A股市场动不动就可以随便停牌,哪怕香港市场早就复牌了,我们还可以接着停牌,无限制地不停延期,真是太奇葩了。

  但是,并没有媒体人和经济学者有兴趣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相反,某些知名的财经作家,不是说“驱王运动”是什么中国企业史上的悲剧,就是说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掠夺。

  连我很敬重的安徽老乡,自媒体牛人罗振宇,他也说,企业不是大股东的,是全体股东的,公司治理不是谁股份多谁说了算,现代公司治理,恰恰是要防范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

  看,高举的还是保护中小股东的大旗,这个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就不再说了。确实,企业不仅仅是大股东的,大股东与管理层也不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但是,管理层“歧视”大股东,甚至“玩弄”大股东,那也是绝对不容许的吧?

  公司治理不是谁股份多谁说了算,这个也可以说得通,但是,做事情总还得讲规则吧,公司章程你还得认吧?马云、李彦宏他们,他们的决策权都超过了他们的股权比例,但这是由公司章程来保证的。问题是,万科既不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也没有百度的“牛卡计划”,怎么能不是谁股份多谁说了算呢?

  生意就是生意,不要老扯什么情怀,金钱资本与人力资本达成的契约,也就是公司章程,必须得到遵守,如果这时候说,为了防范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利益,所以大股东必须让渡决策权给管理层,那还谈什么规则谈什么契约呢?

  七

  我还看到有经济学家说,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是资金必须问来路。这话说的对,味道却有点怪。说白了,就是希望管理层出手,查查宝能系,动用行政力量来影响万科股权之争。尤其是王石在财经媒体圈的朋友们,呼吁权力出手干预之情,那简直是溢于言表。

  可是,我们不是一直都在呼吁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吗,怎么到了万科到了王石,就非行政干预不可呢?这样的逻辑太奇怪了。像阿里巴巴那样的合伙人制度,之所以在国内上不了市,就是因为权力管的太多了,而不是管的太少。

  万科之争的出路,不是权力的干预,而唯有基于公司治理的层面,大家坐下来谈。王石如果不想离开万科,就不应该继续歧视民企资本;宝能系如果不想投资失败,也不应该任性地驱逐管理层。我看到,宝能系已经试图展现“高姿态”,把自己定位为“做万科长期的战略财务投资人”,接下来,就看王石的了。

  回到一开头端出来的那碗“心灵鸡汤”:人生没有爬不过的山,重要的是行动。

  一个向万科投钱,一个向万科投知识,大家本来就不应该是什么仇敌。放弃傲慢与偏见,放弃对立与斗争,有什么不能谈的呢?非得打个你死我活,自己的力量不够,就呼吁政府出手来帮忙打;如果非要这样的话,那么,到底谁在伤害中小股东的利益,难道不是很清楚的吗?

  文/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