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各地农商行和信用社什么关系?

各地农商行和信用社什么关系?

要分清两者的关系,先来翻开历史书看看:

农村信用社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将在农村的网点就改为了农村信用社。最初的信用社,大部分出资来自国家,农民的出资只占很少部分。50多年来信用社的体制虽然改了不知道多少次,但“官办”是一以贯之的。

例如:2004年左右,央行和地方政府曾拿出大量资金(央行就拿了1650亿)给信用社的亏空买单。所以说信用社的所有人就是政府。县联社与单个信用社的关系,就相当于总行与支行的关系。一个县里有县联社,一开始县联社归农业银行管。

1996年,农村信用社又划归央行管辖。

1999年,央行逐步组建了地(市)联社,县联社又归地(市)联社管。

2003年,央行退出,取消地(市)联社,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交给省政府,省政府又成立了省联社,省联社管着县联社。

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表示:

将不再组建新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要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全面取消资格股,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要在保持县(市)法人地位总体稳定前提下,稳步推进省联社改革,逐步构建以产权为纽带、以股权为联接、以规制来约束的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之间的新型关系,真正形成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的利益共同体。

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降到30%以下,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约303家、农村合作银行约210家,农村银行机构资产总额占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41.4%。另外,还有1424家农村信用社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条件。通过改革,农村信用社治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长期存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机构自身已经形成了深入推进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的内生动力。

————2010年农商行就在农村信用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中,一个个农村商业银行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成立。仔细看下各个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时间,就可以看出,从90年代东岸沿海逐步试点,再到2000年后全国铺开。

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是一个新老交替的关系,不论是股权结构还是公司经营体制,都从原先计划体制经济的臃肿不良中焕发了新的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