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司马懿是个怎么样的人,奸诈小人吗?

司马懿是个怎么样的人,奸诈小人吗?

司马懿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绝不是一个奸诈小人。奸诈小人是奸伪狡猾,做事诡诈且心术不正,纵观司马懿戎马一身七十载,辅佐曹家四代人,不仅军事才华卓绝,对曹操、曹丕也是忠心可嘉。至于后来篡魏,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奇策善谋,能征善战。很多人对司马懿的了解仅限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诸葛亮“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司马懿疑心诸葛亮城中布有陷阱,遂引兵而去。不管这个故事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司马懿落下了个不太好的名声。后来有人分析,司马懿之所以不进城,是觉得一旦杀了诸葛亮,自己也会面临“兔死狗烹”的境地,于是干脆引兵而去,这更可以证明司马懿老谋深算。看司马懿的履历,公元226年辅政平乱,击退孙权进攻;227年,擒斩叛将孟达;234年,诸葛亮出祁山,司马懿避而不战,诸葛亮病逝;237年,公孙渊叛魏立燕,司马懿率军平定辽东。一生战功显赫,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

2、忠于曹魏,四朝元老。从曹操到曹丕、曹叡、曹芳,司马懿辅佐了曹家四代人。曹操对司马懿不太信任,认为他有“狼顾之相”,但曹丕对司马懿相当信任,百般维护,也使得司马懿可以安心辅佐。如果司马懿真的想叛变,在曹操死后或者曹丕死后就可以动手,何必等到七十高龄才铤而走险。曹丕两次伐吴,都命司马懿,镇守后方。这绝对是叛乱的大好时机,可是司马懿却尽心做好后勤工作;曹丕死后,司马懿又南面抗蜀,当时兵权在握,也可以叛变,包括后来平定公孙渊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司马懿绝对没有主动叛魏的想法。

3、逼不得已,高平陵变。魏明帝曹叡死后,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曹爽拼命排挤、打压司马懿,封了一个毫无实权的太傅。曹爽让自己弟弟曹羲掌管宫内禁军,独揽朝政,任人唯亲,引起了朝中许多人的不满,但是朝中军权和政权都在曹爽之手,当时也无人敢言。司马懿也被曹爽彻底压制,而这一压制就是十年。曹爽甚至好几次想杀了司马懿,此时,真正显示了司马懿的大智慧,他韬光养晦,装作养病在家,暗中联合发对曹爽的势力。249年曹爽兄弟陪同少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司马懿趁机起兵政变,控制京都洛阳,擒杀曹爽,史称“高平陵事变”。至此,曹魏的权力完全落入司马氏手中。由此可见,司马懿篡位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综上所述,司马懿绝不是一个奸诈之人,而是一个忠心之人,这种忠又不是愚忠,束手待毙不是他的作风,堪称历史上绝顶聪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