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天堂电影院-急需 天堂电影院 影评一篇 求救于各位大虾

天堂电影院-急需 天堂电影院 影评一篇
求救于各位大虾

急需 天堂电影院 影评一篇求救于各位大虾

网上找了一下,这一个是写的比较好的,不过不知道你看的是影院版还是导演剪接版,导演剪接版要长好多,里面详细描述了托托和女朋友没能在一起完全是阿尔弗雷多不希望托托一辈子在电影院放电影而没有将字条交给托托,这篇评的是导演剪接版的在我们的心里,或者都有一个像天堂电影院一样的地方,它记载着我们童年的所有美好记忆,总是总是能够触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也是最脆弱的部分,那里面曾经带给我们的感动无与伦比,曾经留下的遗憾,也是格外清晰而惨痛,让人久久没有勇气面对。
最终离开的只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背影却一直被那里照耀着,回身的一刹那,一切还是一样激动人心。 影片一开始的画框里,面对着广阔宁静的大海,摆着一盆刚冒出一颗细小嫩牙的植物,白色的窗帘随风轻轻地飘动,一种舒缓而安逸的氛围,这就是承载着男主人公多多幼年到青年时所有回忆的那个意大利小镇, 它在时间里,在三十年没有回去的多多的记忆里都仿佛从来没有改变过,但事实上它早已经变了,正如艾佛特曾经告诉他的那样: “生活在小镇上会以为它就是全世界的中心,事情永远不会有改变,而离开后再回来,会发现每件事都变了,属于你的都已消失。
”那些他曾迷恋的东西,电影…放映机…天堂电影院…初恋…女孩…当然还有艾佛特,这一切都被遗弃在时光里了,也只有在经历过的人们的心里,这些东西还是一如往昔,清晰而鲜活。 如果在小时候就有一件很清楚地喜欢的事物,是很幸运的,那时候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把所有的热情都放在上面,我们亲爱的多多,他喜欢的就是电影,他的调皮顽劣并不会让我们把他当作一个坏小孩,因为他对电影纯真的喜爱,看着他带着一双稚嫩而明亮的眼睛,脸上堆满孩童才有的傻笑,躲在帘幕后看电影,为每一个情节而感动快乐,多好的孩子,多好的时光呀,我只能这样感叹。
所谓的最初的梦想,就是有这样的力量吧,可以让我们奋不顾身,全情投入。想想我们最初迷恋一件东西的时候,大概都有那样的傻劲。 我觉得意大利人讲话是很有趣的,语速很快,而且语调没有太大的起伏,不太听得出他们的情绪, 欧洲人讲话都给有这样的感觉,不像日本人,说话的时候把语调运用到淋漓尽致,几乎做作。
影片所在的时代,是二战后的意大利,多多的父亲去俄国参战未归,母亲一个人辛苦地支撑着家里,所以当她知道多多把买牛奶的钱拿去看电影时,她会愤怒成那样,镇上唯一的电影放映员艾佛特帮多多解了围。多多总是想找机会和艾佛特学放映电影,总是跑到放映室去偷一段一两段艾佛特剪下的胶片,那些胶片都是电影里的吻戏镜头,神甫总是会先看过一遍电影让艾佛特剪去这些镜头,然后电影才会放映给公众看。
多多收集这些胶片,想学放映电影,都只是因为他简单地喜欢着电影,艾佛特却固执地不想让他学,他说放映员是就像是一个孤单的奴隶,同样的影片放一百次没其他事可做,而且很少有休假,这并不是一份有出息的工作。但最终他还是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只是因为喜欢听到人们看电影时的笑声,他觉得自己仿佛就是制造快乐的人。
但多多喜欢的是电影本身,是电影带给他的快乐,是守着电影的快乐,是每天陪伴电影的快乐,他的执着还是感动了艾佛特,加上他帮助艾佛特通过了考试,终于艾佛特开始教他放映。艾佛特总是愿意帮助镇上的人获得快乐,有一次电影院因故不放映,他为了满足大家看电影的欲望,把画面打到广场上,结果却不幸引起了火灾,人们四处奔逃,只有小多多勇敢地跑入火场,用弱小的身躯和不可想象的毅力救出了艾佛特。
艾佛特的眼睛瞎了,人们最喜欢的娱乐场所----天堂电影院也付之一炬。 中了足球彩票的奇奇欧重建了天堂电影院,多多替代艾佛特成为新的电影放映员,他和艾佛特也成了最好的忘年之友,他们互相陪伴着,当然还有他们的电影,多多也终于长大了,来到最为美好也最为惨烈的青春岁月,他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爱情,被爱情所伤。
我能说什么呢,对于艾佛特为多多所做的选择,他帮助多多放弃了爱情,选择了电影,也许他认为这是对的,事实也证明他成全了多多的电影才华,如果不是被爱情伤得这么重,逃离了这个充满悲伤的小镇,多多也许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生感悟,他的作品也不会有那么高的艺术价值。
始终艺术的根本来源还是痛苦,生活中所经历的痛苦,最容易催生出艺术,悲剧性的东西总是能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而在痛苦磨砺中感悟出来的生活真谛,更是珍贵,所以我们总是看到那么多经历过童年阴影和伤痛的导演,在电影的世界里找到了慰藉他们的东西,他们的表达也同样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如果是生长在一个快乐祥和的氛围里,人们是不会有那么多欲望去表达自己的快乐的,他们都忙着享受快乐呢。而电影,我始终相信那些带给人感动的电影,给人希望的电影,都是暴风雨里面走出来的人,才能制造的雨后的彩虹。 30年,艾佛特在小镇里孤独地守望着多多的成功,他守到了,多多终于成为他所希望的那个人,多多走的时候,艾佛特告诉他,不要回来,永远不要回来,甚至他死前还在念叨,不要告诉多多他的死讯,他不要多多回来,为什么,因为他还是固执地相信,爱情会成为他电影理想的阻滞,那段他亲手毁去的爱情,会妨碍多多成为一个电影大师,他知道多多有那个才华,所以他必须帮助他,为此他宁愿多多背井离乡,甚至不回来看他。
我不知道如何去职责他的霸道和一相情愿,毕竟最后证明他的期望是可以达到的,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我相信多多还是宁愿选择安逸简单的幸福,而不是在人生的大风大浪里,获取他的那一份所谓成功,事业上的成功始终弥补不了他心里深深的遗憾,他从此再没有办法认真爱另一个女人,他的心里只剩下电影和支离破碎的青春记忆,那些甜蜜都被失恋的阴影深深笼罩,他的人生根本不是完整而幸福的,他只是用电影去填补他的遗憾而已。
多多为艾佛特的死而回来,他看到那个曾经让他如痴如醉的女人,他走进那个已经破废得不成样就要被炸毁的天堂电影院,这一切的一切,还是那么揪心,真的让人心疼,也只有这些东西,这些我们在纯真年代里所拥有过感受过为之努力过的东西,才会让我们的心那么得不平静。
有时候听一首歌,一句歌词,我就可以感到混身震颤,我知道那就是心痛。不要问什么时候才能褪去这种伤痕,永远不可能。 他始终阻止不了自己的欲望去找寻他的初恋,有的人说,男人的初恋是他们最认真的一次爱恋,之后,他们的爱永远不会再认真,特别是那些初恋里留下遗憾的男人,他们用风流的外表来掩饰受伤的心,也许有一定道理。
女人还是一样美丽,她诉说着往事,而直到这一刻,他们才彼此发现,原来是艾佛特一手造成了他们的分离,他们紧紧相拥,为了他们没有办法一起实现的梦,而那一夜只是对过去的缅怀,没有将来,女人说这是最好的结束,但他们也只能弥补遗憾,不能修补结局。 多多恨艾佛特吗,会吗,我不知道也许有那么一刻,也许他宁愿去怨恨自己没有看到那张纸条,也不愿意恨这个一心成全他的理想的人,这个在童年时曾带给他所有关于电影的快乐的好朋友,这个直到临死最后一瞬都还惦记着他的老人。
特别是最后的最后,多多回到了自己正常的轨道,对于电影获奖的消息,他也只是淡淡地听着,在他的心里,他已经找回了三十年前遗失的美好,他的不平衡他的失落,甚至电影已经及不上这一切,可是艾佛特送给他的最后的礼物,终于还是揭示了某些东西。那是艾佛特接的一卷胶片,全部都是他幼年时艾佛特应神甫要求剪去的亲吻镜头,天呐,多好的礼物,多美的回忆,终于在多多这张已经显得苍白世故的脸上,我们又看到了那个纯真的多多,他的笑容,他舒展的眉宇,他放松的神态,是的,他不会再怨恨他了。
艾佛特不仅仅是感激着多多的救命之恩,他也是真心地去成全他的理想,这样一个人,他生命中这么重要的人,他不会恨他,当然。而多多也终于发现,自己对电影的爱,是无法替代的,是真实的。他对电影的爱,相信很多电影爱好者都会有共鸣,大家都是相似的孩子。 我想,这是一个光明的结局,逝去的已逝去,遗憾使回忆在苦涩中又透着淡淡馨香,经历过的人们才会懂得记忆里的光影斑驳,即使是残缺的,也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