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古代的书院厨房叫什么 爱问知识人

古代的书院厨房叫什么 爱问知识人

古时的书院——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机构。①、中央官府设立,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②、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古时著名的四大书院为: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
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宋代最著名的有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
它的特点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两百多所,但其中有些是官办书院。一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和政治活动场所。最著名的有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明朝统制阶级曾先后4次毁禁书院,然而书院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多次毁而不绝,在严酷的政治压迫下,书院师生宁死不屈。
东林书院的对联写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代书院达2000余所,但官学化也达到了极点,大部分书院与官学无异。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
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关于古代厨房的称呼一般有以下三种说法:一。厨,庖屋也。根据成语“庖丁解牛”一词可以看出,庖丁就是厨师的意思,那么庖屋就是厨房的意思。二。古代贫困人家只在堂屋烧饭,没有专门的厨房,所以只把灶台称之为“堂前”,富裕家庭的厨房称为“居灶君”,在军营里则称为“伙房”。

三。古代,人们多把办食事的厨房设在正堂之东,因此也叫“东厨”。三国时期的才子曹植在《当来时大难》诗中说:“日苦短,乐有余,乃置玉樽办东厨”。不仅活着的时候,居宅是如此安排的,死后的墓室也是如此设计的,甚至连祭祀死者的祠堂中的庖厨图也是处在东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