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中国对越南战争-详情

中国对越南战争-详情

详情

背景 中美关系正常化。越南转而全面投向苏联。中美接近,构成苏重大威胁。苏联加速拉拢越南。 战争准备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广州军区各单位完成一切行动准备,等待行动命令,十二月八日,中央军委下达战略展开命令,十二月十三日,下达开进命令,次日,广州军区参战各单位一边开进,一边编组,十二月底到达集结地域,我军边境一线十二月二十五日封锁边境。
当面敌情:我东线当面为越军第一军区,部署有陆军11个师另9个旅/团。成两线配置。 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广大地区,部署6个师另6个团。 其中,325B师位于先安地区,338师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 3师和473师位于谅山地区, 304师位于北山地区,346师位于高平地区, 广宁省43团位于芒街地区,244团位于河浍县地区,576团位于茶灵地区, 49团位于保乐地区,另外在边境各县各有一个独立营。
第二线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区,部署5个师另3个旅/团。其中312师位于太原地区, 431师位于慈山地区,327师位于东潮地区,329师位于鸿基地区,242海岛守备师 位于锦普地区。河北省196团位于谅江地区,38旅位于东幕地区,98团位于陆岸 地区。
中越边境一线越军有27个公安屯,我钦州地区防城当面6个,南宁方向13个,百色当 面8个。公安屯小的几十人,大的百余人,下辖1-4个机动班及侦察组,群众工作组, 后勤组等。 越战略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军在河内地区。东线战斗第一步战斗重点为高平地区的越346师和位于谅山,同登的3师。
346师又称“高北师”,师部驻高平南俊,下辖步兵246团,677团,851团, 炮兵188团。其中246团是师主力,又称“新潮团”,抗法战争时期组建, 当时是越军总参直属主力团,曾担任越共中央警卫任务,参加过边界战役和 9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
3师又称“金星师”,师部驻谅山及以南,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 该师原驻南方,76年6月调至陆难陆岸地区,隶属第一军区,战前调至该地, 该师及141团曾获越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12团是该师主力,曾获 “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各级干部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
浴血穿插   我之战役决心: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我东线兵团编为北集团张、刘首长,南集团杨、陈首长,东集团朱、郭首长,机动集团诸、赵首长。12月25日封锁边境,26日大军云集广西中越边境,箭在弦上。
次前一周,许士友视察了凭祥部队,该部首长为边贵祥,时任55军军长,原55军163师师长,军区参谋长周德礼原为55军军长。 1979年2月17日,我东线5个军10余万人分14路进入越南境内,3小时后,北集团突破莫隆,歼敌独立营,向通农前进,助攻部队正在茶灵方向与敌激战,呈胶着状态, 一线尖刀部队陷入苦战。
同日,我西线5个军约10万余人在杨得志指挥下,从云南边境攻入越南。南集团突破布局关,歼敌独立营,43军坦克团3小时(11时)进至东溪,14时48分42军126师378团杀到,18时376团也与坦克团汇合,巩固了东溪防御,43军坦克团脱离步兵掩护,单独防御东溪3小时,显示我军步坦协同问题较大,如果不是越军处于被突破初期的混乱中,该团处境堪忧。
水口方向已夺占大桥,并架好骡马桥。东集团突破同登。空军部份战机起飞,沿边境我方一侧巡逻,海军部份战舰进入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 当我主力穿插部队通过那冈河逼近东溪时,越军17日下午扒开东溪以东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这是南集团、军区前指没有料到的(这反映我军对越情况了解不够,事实上,部队是一边向前进攻,一边侦察敌情),军区急调工兵2团三个连,两个民兵营和700民工紧急抢修。
另决定部队改由水口大桥通过,经过复和县城,上靠松山,进入四号公路,追赶徒步进攻的步兵部队。但事实上水口作战部队并未打下复和县城,穿插路线上的要点还控制在越军手中,原担任该地区作战的部队无法继续攻击上述地区和要点,一部份部队被越军击退,军区前指果断命令19日到达龙州的机动部队在水口、复和地区加入战斗,机动兵团体力充沛,战斗作风顽强,乘汽车成两路纵队边打边进,立即攻打平江架桥 地区周围要点,舟桥84团1个营冒着敌人炮火顽强作业,先后付出20余人的代价后架起了浮桥。
此时被堵在班翁水障的部队迅速沿水口、复和、靠松山、四号公路向高平城开进,然而临时改变进攻路线,曲折迂回,一路白白浪费一昼夜时间,使用机动兵团,在打通四号公路的强攻中,部队付出了许多无谓的代价,特别是搭乘坦克的步兵部队,一路上更是横遭惨祸,一些部队为了让搭乘步兵不被甩下坦克,竟用背包带将士兵固定在坦克上,结果导致穿插部队遭袭击时步兵不能及时下车作战,几乎成了铁板上的鱼肉,有些士兵至死还捆在坦克上,惨不忍睹,笔者在军区内部记录片上目睹了这惨烈的一幕,我军搭乘步兵的坦克部队在一个山口处遭敌反坦克混合部队伏击,狭路相缝,首车被击毁,第二辆坦克接着上,前仆后继,路边一辆被击毁的坦克上四名战死的战士临死尚不瞑目,姿势几乎一样,一根背包带将他们的身体紧紧帮在坦克上。
在高平战区执行穿插的两个部队展开了异常艰苦的挺进,“高山下的花环”已经非常形像的为大家展现了其中的艰苦,事实上,穿插部队饱受的磨难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定一昼夜穿插到位,合围高平越军,实际上穿插四昼夜,期间穿插部队首长为了按时穿插到位,一路不与军区电台联系,以至于许士友大发脾气,战后全军通报批评。
其实许不了解四野部队的战斗作风,其实即便与军区联系上了,军区又能给他们什么支援,为什么战前不仔细勘测地形,精选突破地域,为什么战前竟想不到敌人可能破坏道路,扒开水库,为什么因循守旧,拼死突破被敌重兵守卫的水口,布局关,而不迂回绕过,就好像西线杨得志避开老街正面从两侧插入敌后,虽然夺取时间较晚,但伤亡小,为什么战前对敌情的了解往往与事实不符。
为什么没有料到敌人会在我军迂回穿插道路上大量布雷,标定火力打击单元。事实上,一些穿插部队是被越军火力打垮的。一句话,打仗想当然,用老经验套新情况,参谋军官老化,不知己知彼。 扫荡越北   2月18日,越军发现我穿插部队,急调346团,851团2营、3营9连,特工20营和一个冰雹“反坦克火箭炮兵连”进占高平以南博 山之651、526、490高地,企图阻挡我军南集团穿插部队,掩护主力撤退,19日我南集团先后战穿插路线上的地雷阵、竹签阵、人工断壁,突破层层阻击,歼灭了上述越精锐阻击部队,其中缴获的越军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现在还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供人们参观。
2月20日,南集团从东、南两个方向逼近高平市区,至此南集团穿插部队基本到位。就在南集团穿插企图被越军发现的同时,我北集团的行动也同时被越战区指挥官判定为是穿插迂回,客观的讲,越军对我传统的中间突破、两翼迂回包抄战术的理解决不亚 于我军。
越346师急调一个连乘汽车抢占天险安乐,企图迟滞我北集团快速穿插部队推进速度,我北集团快速部队由坦克团1营及搭乘的67团2营组成,从通农出发,向河安方向前进,直插扣屯,控 制扣屯要点,造成尖刀突破的有利态势,67团主力随后跟进,2营主力当日在安乐地区与越军乘汽车阻击的一个连遭遇,该营及时请 示,越级上报军区前指,许司令下令歼灭之,但由于当时三军不佳的通讯指挥系统以及业务人员缺乏训练,传到下面走了样,竟成了原地组织防御,结果尖刀部队没有及时完全占领扣屯地区,我北集团第一歼灭目标越852团,经过扣屯以南公路溜出重围,而当时由于情报不准,以为越852团在班庄,这支部队劳师费时,翻越重重大山,进入天奉大岭时遭敌阻击,道路被毁,前进受阻。
至此,我北集团穿插迂回高平敌西侧后的战术企图归于失败,高平敌军只有由南集团歼击之,军区前指另调机动集团龙州旅从西面避开越军阻击,会攻高平城,此时班翁水障经过我工兵、民兵抢修排水,终于在31小时后能够通行,前运后调趋于正常,后勤供给重新畅通。 2月24日,龙州旅,南集团准备就绪,东西南三面会攻高平,由军区吴忠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前后7小时激战,25日0时25分占领高平省城,但歼灭之敌只是掩护部队,越346师下落不明,25日前指下令各部份段清剿扫荡,由南 北集团组成铁臂来回搜索清剿,机动集团寻歼346师师直及指挥所,2月26日至3月上旬,346师及地方残余部队基本被歼灭,但没有发现346师指挥机关,估计已经逃出合围圈。
东集团2月17日-2月23日奋战同登,发扬我炮兵火力优势,全歼当地越军全部,创造东线第一个歼灭战范例。2月27日东集团加强部份师、团,进至谅山外围,7时50分 进行10分钟炮火急袭,8时各步兵分队展开,29日扫清外围,3月1日9时30分集中300门火炮,30分钟落弹几万发,当时许士友已经打红了眼,亲自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 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
”事实上何止许打红了眼,东线饱经磨难、血染征衣的各参战部队早就已经是地煞星附体,怒火三万丈了,命令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28日9时占领省府大楼,11时占领北市区,3月4日东集团打过奇穷河,从恢复以西地段,谅山市大铁桥两旁,昆八桥左右,扁福地区共4个地段打过奇穷河,挺进南市区,至此,越北各战略要点尽为我军控制,自谅山以南一马平川,有公路铁路直达河内,大军云集,千钧一发,威逼河内的态势已经形成,反击作战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3月5日军委下达撤军命令,东线各部队交替掩护撤退,一路实行焦土政策,能拿走的机器设备全部拿走,能破 坏的公产全部破坏,是为惩 罚,东线部份伤亡惨重的部队撤退时拼命 扫射放炮,发泄愤懑。
3月16日撤 回国境,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告一段落。79年对越之战对我影响之大超过历次战争,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多讲,光就其惨烈程度就直逼朝鲜战争,尽管韩战我军伤亡将近60万人,对越只伤亡2万6千,但60万人多半伤亡于美军优良装备之手,我军对美步兵作战素质向来蔑视,对其战法也呈批判态度,事实上,志愿军当年赢得韩战胜利,一半靠志愿军优良的战斗素质、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一半靠志愿军高对手一筹的战法,美军始终没有很好的应对战术,更不要说从战法上超过志愿军。
但对越作战,使得我军首次面对一个与自己曾经如此相似,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不论是军事作风还是战斗素养,不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人文思想。 有人说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是最无法理解的,两个东方国家之间的战争是最血腥的。中越在79年的战争中让双方更真实的认识了对方,用血流成河来描述这场边境战争决不夸张,越正规军付出3万9千的伤亡,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伤亡多少,还是未知之数,双方合计伤亡绝对在10万以上,从2月17日到3月5日,短短19天伤亡10万,日均5000人。
不必忌惮自己的缺点,从那时起,我军建军思想得以拨乱反正,从政治运动时期一味强调人的精神力量第一,转到了并重的正常轨道,79年之战告诉中国军人,光不怕死并不能战胜敌人,精神原子弹炸不死人,正规化建设应当包括优秀的训练素质,出色的指挥艺术(当时中国军队实际上只重视培养士兵,缺乏知识的士兵很难适应现代军官的指挥要求),精良的装备。
应该感谢越军,它就好像中国军队的影子,跟自己的影子作战是痛苦的,但只有从影子身上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短处,明白提升的必要。大家可以看到79年之后解放军明显开始重视军队的日常正规化训练,加强基层军官的培养训练,一大批军校生被充实到基层连队,石家庄步兵学校鼎盛时期一年毕业近万军官,部队基本上已经停止大量从士 兵中选拔军官的做法,而代以从地方高中生选拔军校生,从部队优秀士兵中推荐考试选拔军校生两种途径。
军官升任高一级职位必须经过相应军校培训,军官体制的革新带动了军校教育的改革,军校成了吃香的地方,教师政策得到落实,军事思想研讨空前活跃,军事理论成就众多,战法思想研讨更加贴近实战,开始摆脱文革时期僵硬的人民战理论,这里应当感谢粟裕将军,他在生命的黄昏时期再次大放光芒,首先提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并多次用对越作战的经验教训作为理论依据。
新的选拔、培养制度,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极大的加强了解放军的建设,一批批合格的职业军人充实进来,解放军的面貌出现了惊人的变化,这从81年、84年、87年历次边境战争中得到了充份的体现,一支有知识的部队是最令人畏惧的,何况这支部队还保持着特殊的军人气质,相比之下,对面的越军不论从精神力量、战斗素质、指挥艺术、战法到武器装备都开始走下坡路,而这就是对越作战的最好回报。
只讲自己优点,不敢面对缺点的军队是一支没有前途的军队,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 有非常出色的反馈机制,他们如饥似渴的想了解自己、别人、甚至敌人对自己的评价,不论多么尖酸刻薄,只要有价值。事实上如果各位有机会听听战后国防大学研讨班对此仗的评价,就会觉得本人的文章多么可爱,专家的点评本人只言 断语的略看过几篇,其用词之尖利,评价之入骨三分既让人难以忍受,又让人五体投地,无言辩解,如果引用原文对本次穿插之北集团的军事行动,简直是错误百出,指挥素质低下,如果不是看在老许的面子上,许按文中评论已经可以够上军事 法庭了。
批评越尖利,反省越深刻,这支军队越有希望,如果我军依然陶醉在过去的历史和经验中,面对自己优势的丧失而依然活在梦境中,我们的军队是不能够肩负保卫祖 国的重任的,如果没有这一套出色的免疫监控系统,那么91年海湾战争时美军的夜战优势根本不会引起我军的重视,我军也不会紧急开展大规模战法研究,加强野战、夜战、合同训练。
无法想象如果 我军没有紧急进行自我反省,加强战法研究,那么有朝一日,当我军与美军再次对垒时,我们的士兵会惊讶的发现美军的夜战战法和夜战素质已经远远抛离了我们,那时的月亮再也不会被人尊称为“中国人的月亮”了。 谁又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呢,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是赢家。
我们说在两周的战争中,实现了我们的目标,沉重的打击了越军的有生力量,向世界展示了我威武之师、正义之师的形象。但估计是打的不够重吧!不然接下来的战争就不会发生了。越南也认为她是赢家,因为在两周的时间里,她顶住了中国军队的进攻,毕竟河内没有失守,还重创了进攻者,没有让中国的企图得逞--并没有从南线调回军队;而且南沙也照样是自己的。
苏联的感觉估计也挺好的,毕竟中国还是撤军了,她和自己的越南小兄弟的感情也更亲密了,还在东南亚树立了不错的形象。看来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深闺梦里人。” 两山轮战 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后并入成都军区)第14军40师,49师分别对老山,者阴山一线越军展开大规模拔点战斗,经一日激战,40师一部7分钟占领662。
6高地,5小时20分攻上老山主峰,下午,两个主力营向船头,八河里东山方向推进,占领敌10余个高地。49师在师长廖锡龙带领下,以阵亡不到百人的辉煌战绩,占领者阴山全线,前推松毛岭一线,全歼敌两个连,毁灭性打击敌两个营,击溃敌三个团,敌伤亡数字不详,这是因为我纵深重炮部队对敌纵深增援团队(如者阴山之战中,越增援一个团被我一个排阻击时,被我两个重炮团集火密集炮击,敌尚未下车),炮击,使敌伤亡重大,但伤亡数字不详。
两山血战,以老山战场最激烈,最残酷,以者阴山之战打得最有魅力,廖锡龙不愧将才,大战之前,亲自侦察敌情,勘察道路,为迂回部队选择最佳迂回道路,总攻之前,两度推迟总攻时间,在老山之战开战后40分钟才发起攻击,使得迂回掉队部队得以及时到位,匆忙赶到部队指战员得以利用宝贵时间调整部署,休整部队,事实证明,两次调整总攻时间十分必要,部队战前准备了200口棺材,战后,100口都多,此战之战果,不仅14军军长,军区首长没想到,许多参战官兵都没想到,须知,当时越军炮兵还是有对等还击的气概的,双方炮弹空中相撞的事情并不罕见。
战后,廖锡龙升任14集团军军长,当选84年十大风云人物,数年后,晋升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老山之战则打得十分艰苦,你来我往,拉锯战频繁,比较有名的战事有84年“4。28”之战,“6。12”之战,“7。12”之战,其中“7。12”之战规模最大,越军313师两个团,316师一个团,312师一个团,345师一个团,一个特工团,共计六个团的部队对我14军40师一个团的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进攻,松毛岭大战打得惊心动魄,7。
12敌反扑情况战前我已掌握,凌晨,我以两个炮连在阵地前300米处进行火力侦察,两轮炮击,击毙敌两名营长,敌伤亡重大,但敌军轻伤员无一呻吟,重伤员致死不动,失去指挥的部队蛰伏如前,不慌乱,不暴露,无线电静默,纪律和素质令人敬佩,颇有志愿军邱少云之精神传统。
前指见没有情况,下令除一线保持警惕外,其余睡觉,凌晨越军扑上我军一线阵地,来势十分凶猛,我军集中老山地区所有炮群,甚至师属坦克营也一字排开,展开火力封锁,打敌后续梯队,封锁我阵地前沿300米一线,打成3道火墙,整整一个上午,敌军主力没有接近我主阵地,下午,2。
5个基数的炮弹全部打光,越军一个营趁机抢占我一个高地。下午,我军一个榴弹炮营配合进攻,一个排45人15分钟夺回,当我军攻上高地时,敌军一个营几百人,只剩下6个活人,越军十分顽强,六个团轮番冲锋,少有的发动了营团级集团冲锋,事后证明,这是本此战斗中最愚蠢的举动,白白遭受灭顶之炮火覆盖,一整天,敌被阻于松毛岭一线寸步难进,阵地前流下了3000余尸体,占整个两山之战越军伤亡总数的43\%。
84年至89年,七大军区轮番派部队参战,兰州军 区47军,沈阳军区16军23军,北京军区27军,38军(侦察部队),南京军区12军,1军,广州军区42军,41军,济南军区67军,26军,20军,成都军区13军均分别参战。其中27军,38军,67军侦察部队表现出色,67军199师担任老山防御作战,取得重大战果,是轮战部队中表现十分出色的部队,14军是参战最久的部队,战斗中先后涌现了“李海欣高地”,孤单英雄陈洪远,史光柱,英勇无畏九战士等光荣集体和个人,老山对越轮战,对我军建设影响深远,众多新星从中涌现,大批部 队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越南长期被我牵制,无法修养生息,30年的战争经历,并不是值得夸耀的历史,越南的国力日见空虚,更重要的是浪费了10年的大好时机,错过了起飞的大好机遇,同时越南也拖住了苏联的后腿,每年的大量援助和阿富汗极大的削弱了苏联,这也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