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蝼蛄是怎样的昆虫?

蝼蛄是怎样的昆虫?

蝼蛄是在地下生活的昆虫,又叫土狗子,一般多叫它拉拉蛄、地拉蛄。蝼蛄是农业的害虫。它的挖土掘洞的生活习性造成了对农业的极大危害。   蝼蛄的前足扁平,好象泥水工人使用的抹子一样,前端生有锐利的尖爪,能用它在地下挖土掘隧道。到了冬天,它就钻到地下深处越冬。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西北地区,蝼蛄越冬的时间都比较早。在南方江浙一带,蝼蛄的越冬时间,大约在十一月前后。到了来年春天,蝼蛄就从地下爬出来,马上开始建设它的“家园”。它顺地面斜着向地下掘洞,能掘到三、四十厘米到一百多厘米的深处。它把这个洞作为它的“老巢”,白天藏在“老巢”里,夜里就出来毁坏庄稼。
  蝼蛄除了修建它的“老巢”以外,还在地下挖掘从四面八方通到“老巢”的通道。因为它专门挑选松软的土地进行挖掘,遇到坚硬的地方就让开,所以它所挖掘的通道弯弯曲曲,好象是战场上的“交通壕”一样。如果它在土质松软的农田里挖掘通道,一分钟就能够挖掘20厘米长。
  蝼蛄对农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在地下挖掘的时候,如果碰到作物的根部阻碍进路,它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牙齿”咬碎、切断,大吃大嚼饱餐一顿。如果碰到的是马铃薯在前面挡路,它就边挖边吃,把马铃薯拦腰打通一个圆洞,继续前进。蝼蛄的食性很杂,几乎所有的作物,它都吃,所以都受其害。
作物幼小的时候,它不但咬断嫩茎还吃掉种子;作物长大以后,它把根部咬成丝状,凡是大量栖息蝼蛄的被害田里,因蝼蛄在地下挖掘隧道,使作物的幼根和土壤分离,幼苗干枯,以致农田缺苗断垄。所以说蝼蛄是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地下害虫,是一点儿不冤枉它的。  蝼蛄对自己产卵的安排,显得很有些“深谋远虑”,在五、六月间,蝼蛄经过长期越冬,需要大量取食,以备交尾繁殖。
这正是春播季节,形成一年中第一个为害高潮。雌蝼蛄把隧道里面的一部分通路,开凿成一个象大肚子酒瓶那样形状的空间,最宽敞的地方,约有三厘米宽,七厘米长,这个大肚子酒瓶形状的地方,就是雌蝼蛄在临产前为它自己准备的“产房”。大肚子酒瓶的瓶口,紧贴在地面的表层。
蝼蛄把“产房”整修竣工以后,还要搬运一些腐烂了的杂草到里面去,均匀地铺在四周。大肚子酒瓶瓶口也用烂草塞住。这一切准备完以后,它就到了“预产期”,准备“临产”了。它在“产房”里只产卵40—50粒,然后雌蝼蛄就用泥土把隧道里的通路都堵死,目的是保护它产的卵和孵出的幼虫的安全。
  雌蝼蛄产了卵以后,并没有完事,还要“大兴土木”。它要在“产房”外面的周围地面上、距离“产房”二厘米远的地方,挖成圈沟,好象是一圈“护城河”一样。挖出来的泥土,都铺盖在“产房”的顶上,从地面上看,是一个直经五厘米的小土堆。这是为了使“产房”保暖、防热和避免外来危险。
  雌蝼蛄产的卵大约经过十天左右,就孵化成和老蝼蛄的相貌完全。样的幼虫。刚刚孵化出来的幼虫为乳白色,逐渐变成褐色。三天以后,就有很强的活动能力了。铺在“产房”四围的烂草,可以给小蝼蛄随时充饥。这些事先储备的腐烂杂草,在蝼蛄独立生活之前,足够40一50只小蝼蛄食用。
等到把“产房”里的“存粮”吃完以后,小蝼蛄也已壮大成长起来,它们就破洞而出,自己挖掘隧道,从此开始了新的、独立的地下生活。到了夏秋之交,它已经长成为成年的蝼蛄了,每到夜晚,就在地下“唱”起那忧郁、沉闷的“低音歌曲”。  在昆虫的世界里,一生都过着地下生活的,只有蝼蛄这一种。
但是,它并不是不善于飞翔。夏季,它喜欢潮湿润泽的地方,所以它产卵多集聚在水稻田埂、菜圃地内、沿小河的两岸、灌溉渠道的两边、池塘、水坑等积水洼地附近“安营扎寨”。越冬的时候,却要找寻干燥的地方。它在十月左右,就离开“家园”,飞往适于它居住的地方;越冬以后,又飞往潮湿的地方,重建“家园”,产卵以后,就结束它的生命而死亡。
它一生中,只有这两次搬迁“家园”时候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