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美国面积多少平方公里(印度真实人口23亿)

美国面积多少平方公里(印度真实人口23亿)

提示:人们似乎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从一开始就缺少真正的人民的力量,也正因为如此,统治者的力量在一直被强大着。而这恰恰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变成了美国的七寸,但美国统治者却一直不认为这是自己的七寸,反而拿着它向全世界炫耀。这应该就是美国历史形成的美国价值观或者美国精神了,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着,随时都在岌岌可危。

历史一定是这样的:任何统治阶级的衰落或者王朝的湮灭,都有其定律。定律是客观规律的统称,是解锁宇宙奥秘的钥匙。是了解宇宙的基石。是从亘古到现代不曾改变的宇宙规律。也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特点是可证的,而且是已经被不断证明的。任何统治阶级的衰落或者王朝的湮灭的定律,如果可以打个自然界的比方,那就是它们像一片飘在天空中的云,在没有连接地面的雨线之后,很快就被风吹散了、吹走了,不见了、消失了,也就衰落了、湮灭了。

风,能够吹走它们,除了雨线或者说是不能给予大地甘露的因素之外,还有它们所处的位置和状态,太高、总在飘,最初的时候还能借助阳光的作用,天花乱坠地装扮一下空中,迷惑一下地上的眼睛,但当被风吹得七零八落后,连这一点作用也都没有了,所以,被吹走也就成必然了。

这一点,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说,天要变了,一个王朝要完蛋了。学习历史可以让人类继往开来,这就是任何统治阶级的衰落或者王朝的湮灭的定律。看到了这一点,也就等于看到了它们的七寸,只要轻轻助力一下来自大地的风,在没落王朝的轰然坍塌里,天就真的变了。

助力风的行为,在历史上被称作造反或者起义,以下层民众的姿态强大而有力地推翻了一个个腐朽的王朝,使社会在文明进步的原点上,不断向前,更加文明进步。这种推动文明进步的方式被称作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说明世界归根结底还是人民的。虽然在某些时候,统治阶级会遮掩和压制人民的话语权,甚至危及和伤害人民的生存权,但这都是一时的,因为人民始终有着反抗权,这是一种强大无比的力量,可以让天翻地覆,在一定的时期就会爆发出来,让曾经王朝的统治阶级在傻眼里灰飞烟灭。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都是这样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个别国家和地区会成为暂时的例外,比如美国。翻开美国的国家史,人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美利坚合众国(英语: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United States,简称“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国总面积是937.3万平方公里,人口3.33亿,通用英语,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国家也就是说是由移民构成和统治的国家,而移民大多不愿心甘情愿地去做下层的民众,都想去当统治者,所以,对移民国家而言,最缺的应该是下层的民众或者人民,也就一时很难形成天翻地覆的力量,也便成了暂时的例外。

美国原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相继移民至此。18世纪前,英国在美国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英属北美殖民地。1775年,爆发了美国人民反抗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所谓独立战争(英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1775年—1783年),或称美国革命战争、北美独立战争,是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反抗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以及其他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英属北美殖民地之外。

具体的说法是:由于英国一直以来对殖民地进行剥削,对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严重阻碍作用,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北美人民奋起抗争。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以上文字至少可以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成为美国之前,现为美国的土地上是有原住居民的,不是说在移民之前,现为美国的土地上是没有原住居民的,但是这些人在移民的到来的过程中,基本都被在压榨中消灭了,至于后来的“北美人民奋起抗争”不过是移民的反抗,即那些被移至现为美国的土地上的移民,因受不了移民国像对待原著居民一样的剥削政策而起身反抗并取得了胜利的。所以,似乎可以这么说,这些被称为“北美人民”其实并不是真正来自社会底层的人民,即他们还不是北美的真正被压迫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因此,他们成为统治者者后,代表的利益一定是属于移民的,而不是真正的“北美人民”。

因此,人们似乎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从一开始就缺少真正的人民的力量,也正因为如此,统治者的力量在一直被强大着。而这恰恰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变成了美国的七寸,但美国统治者却一直不认为这是自己的七寸,反而拿着它向全世界炫耀。这应该就是美国历史形成的美国价值观或者美国精神了,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着,随时都在岌岌可危。

不管美国是不是承认、会不会承认,有个人能把美国的这种七寸演绎得活灵活现。这个人叫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因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对他很熟悉。麦克阿瑟1880年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晋升为上校并前往法国参战。1919年6月,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二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对日本实行了一系列改革。1950年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在朝鲜战场展开了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较量。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借联合国名义组建的用于干涉朝鲜内战的多国部队。其中,美军兵力占总数的90%以上。其他15个国家,即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提供了数量不等的战斗部队。另外,瑞典、丹麦各派医疗船一艘,印度、挪威和意大利派出了各自的战地救护队。按理说,这么优秀的一位将军,率领这么多国家的军队,应该为美国取得无比辉煌的战果,但麦克阿瑟却没有做到。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麦克阿瑟身上有美国的七寸。通过麦克阿瑟的经历,可以看到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但在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他却把自己作为军人的枪口对准了一战的美国老兵,这是他的七寸,也是美国的七寸。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

根据1924年通过的国会法案,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的退役金要到1945年才发给他们。老兵们不满,开始游说鼓动,要求提前领取退役金,并发起了一场向华盛顿进军的请愿运动。1932年5月29日,退伍军人到达华盛顿,在宾夕法尼亚大街的一幢空建筑物里安营扎寨。

麦克阿瑟认为是赤色分子渗入了退伍军人组织,并很快从那些不了解情况的领导人手中接过了指挥权。在他看来,退伍军人的这次进军,是共产党人想要煽动革命。他宣称请愿者中有90%不是退伍军人。而实际上,退伍军人管理局的统计数字表明,这些人中有94%曾在军队中服役,67%曾在海外服务,20%为残障军人。

1932年7月28日上午11点多,警察、老兵间发生冲突,警察向退伍军人们开了枪,当场打死两人,打伤多人。胡佛命令陆军部长赫尔利,要他出动军队。赫尔利则命令麦克阿瑟把美军部队开进混乱的现场,与负责该区域的警方合作,包围受影地区,驱散肇事者,要对呆在有影响地区的每一个妇孺要给予关照和体贴,采取一切与本命令相一致的人道措施。

下午4点多,麦克阿瑟指挥部队沿着宾夕法尼亚大街开过来,打头阵的是乔治·巴顿少校率领挥舞着军刀的第3骑兵团,紧接着的是步兵、工兵部队,最后还有6辆坦克压阵。巴顿的部队首先向人群(包括旁观者)发起冲击。紧跟着,步兵向人群投去一枚枚催泪弹。后面的军队仍步步紧逼,继续投掷着催泪弹,像驱赶畜群一样。

到晚上9点钟,逃难的老兵已撤到设在阿纳科斯蒂亚河对岸的大本营。麦克阿瑟想穷追不舍,让部队打过河捣毁老兵们的大本营,但胡佛总统下令禁止过河。麦克阿瑟违抗命令,并宣布原定计划不变。

麦克阿瑟下令在第11街桥头架起重机枪,然后率领一支步兵纵队冲过去,到了对岸,部队兵分两路,向退伍兵营地包抄过去,并投掷催泪弹,镇压的部队用火把点着了营地的所有棚舍,顿时火光冲天。在洗劫中,一个想从着火的窝棚里救出心爱兔子的小男孩,被一个士兵用刺刀捅穿了腿;两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被瓦斯活活憋死。(傅雁南《桀骜不驯:麦克阿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0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上的一大进步,使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许多方面大大加强。战争爆发后,美国表面上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没有立即参战(直到1917年才撕下“中立”的伪装,直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奥作战),而是在“中立”的名义下,垄断资产阶级同交战双方做生意,出售军火,谋取巨额利润。不仅使资本家大发战争财,而且刺激了国内的生产,使钢铁、汽车、武器、造船、冶金、化工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在大战期间,各交战国越来越弱,而美国则越来越强。

从这个层面上说,美国一战老兵要求一些退役金也是合乎情理的,但他们却被本国的枪口对准镇压了。为什么呢?他们老了,不再能为本国打仗并创造利益了,吃枪子儿也便成了一种必然——这就是美国式的统治者的思维,无论是在本国还是外国,价值不大的或者没有什么价值的,就应该被打入底层的,就应该被甩到一边去,而所谓的美国利益也被理解成了核心利益,说白了也就是统治阶层的利益。

在麦克阿瑟的英勇奋战里,不难看到,美国至少是那时起就变成了两张越走越远的皮,一张在天上,一张在地下,两张之间的距离总是越来越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被撕裂了,完全彻底地分成了两个阶层,互不关照。只是因为底层的人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没有形成毁灭上层的力量,才让美国在统治阶层利益的利益苟且前行。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军队,“两张皮”的国家一定会有“两张皮”军队。在朝鲜战场上,高高在上的麦克阿瑟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但他没想到他的这张皮很快就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给撕了下来。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经过三次战役,将他率领的“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击退回三八线附近。

在麦克阿瑟的眼里,中国人民志愿军只有落后的装备,他没弄明白,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上到下均来自中国人民,官兵一致,上下齐心,在一起就是一把锋利的刀,再先进的飞机大炮也难对付。而这把刀注定会剥去他所在的美国的那层皮,让他们显露出本来的面目并且一败涂地。在上层皮上待久了的他,也并不知道这就是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一往无前的,不可战胜的,甚至认为必要时动用核武器就能解决问题。殊不知自己的这种行为是穷途末路上孤注一掷,因而被撤了职,但换来的人和他一样,依然在美国的两张皮里无能为力。

战后,美国人研究朝鲜战争,给出了很多评语,就连麦克阿瑟也说,在这个世界上谁和中国陆军作战,谁就有神经病,但他们从来都没有看到自己之所以败,是败了自己的两张皮,败的不是代表美国人民的皮,而是代表美国统治阶层的皮,美国没有强大的人民,只有强大的统治阶级,而再强大的统治阶级于人民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很可惜,美国人研究的朝鲜战争只是停留在了战术的层面,而没有注意到战略的层面,这种研究甚至影响到了美国人对于战争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的判断,也便不懂得正义一定会打败非正义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正义?那就是代表了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正义,才是正直的正义,美国人的所谓正义不过是统治者们的那一部分利益而已,所以,败下去也便成了理所当然的。

比较有趣的是,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在华盛顿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英雄式欢迎。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活动。为此,1951年4月19日,麦克阿瑟在国会发表演说《老兵永不死》(Old soldiers never die)。他说——

我怀着十分谦卑而又骄傲的心情站在演讲台上。我谦卑,是因为在我之前,许多美国历史上伟大的建设者们都曾经在这里发过言;我骄傲,是因为今天我们的立法辩论代表了经深思的人类解放最纯粹形式。这是整个人类进程中的希望、热情和信仰的集中体现。我并不是作为任何一个党派的拥护者站在这里讲话的,因为这些问题太重要,以至都超越了党派的界线。如果要证实我们的动机是正确的,如果要保障我们的将来,制定关于国家利益的最高纲领时就必须考虑到它们。我相信,当我说完我仅仅是为了陈述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一个普通美国公民的观点之后,你们会公平地接受它。在我生命将逝之年作这个告别演说,无怨无悔。在我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为我的祖国服务。

他还说——

我将结束我五十二年的军旅生涯。我在世纪之交之前就已加入军队,它满足了我孩童时所有的希望和梦想。自从我在西点的草坪上宣读誓言以来,这个世界已经经历了多次转变,童年的希望和梦想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我依然记得当年那首流行的军歌中骄傲的叠句:“一个老兵永不死亡,他只是淡出舞台。”

在这个演讲里,麦克阿瑟将自己的身份做了置换,成了美国人民,一个“为我的祖国服务”服务的美国人民。曾经将枪口对准老兵的他,成了“永不死亡”的老兵。这就是位于美国上层皮上的人们的逻辑,在即将谢幕时就蜕变成他们从来不懂也没有真正做过的人民了。当然,他所在的上层皮也会给他相应的荣誉——1951年6月25日,美国国会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破例通过一个决议,批准为他专门制造一枚金质特殊荣誉勋章,这面勋章上面镌刻着他的肖像和以下文字:“澳大利亚的保卫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鲜的捍卫者”。

这就是美国的七寸了,从来代表的都是统治阶层的利益,伪人民的利益。美国就是在这种角色变换的混淆视听中伸张自己的所谓正义的,两张被撕开的皮不可能也很难重新再长到一起了。需要说明的是,1952年,麦克阿瑟参与美国共和党总统初选,但未胜出。1962年5月2日,82岁的他回到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军校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责任、荣誉、国家》。他说——

你的表率,胜利的意志,可以确定的是战争的胜利是无可取代的,如果你输了,这个国家将会被毁灭;你的非常痴迷的公共服务必须:责任、荣誉、国家。

又说——

当我听到合唱队唱的这些歌曲,我记忆的目光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步履蹒跚的小分队,从湿淋淋的黄昏到细雨蒙蒙的黎明,在透湿的背包的重负下疲惫不堪行军,沉重的脚踝深深地踏在炮弹 轰震过的泥泞路上,与敌人进行你死我活 活的战斗。他们嘴唇发青,浑身污泥,在风雨中战抖着,从家里被赶到敌人面前 ,许多人还被赶到上帝的审判席上。我不了解他们生得高贵,可我知道他们死得光荣。他们从不犹豫,毫无怨恨,满怀信心,嘴边叨念着继续战斗,直到看到胜利的希望才合上双眼。这一切都是为了它们:责任—荣誉—国家。

多么美好的语言啊,但麦克阿瑟并不知道在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行为里,他弄错了这些文字的方向,而他也因此将美国的七寸演绎得活灵活现、生动无比了。而他的演说也正是美国经历的“责任、荣誉、国家”,被少去和省略的总是人民,真正的美国人民。因此,他们似乎从来不明白,甘露对于大地的重要,雨线对于云朵的重要。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在美国陆军医疗中心因胆结石去世,享年84岁。其后,和许多去世的人一样,他逐渐默无声息,曾经属于他的云朵也不知飘向何方,同时飘走的还有很多像他的云朵一样的云朵,它们仿佛都没有怎么下过雨,而地上的美国人民一直在期待雨水,并渴望强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