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怎么理解白岩松:“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却可以更好对待命运”?

怎么理解白岩松:“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却可以更好对待命运”?

说说史铁生吧。

史铁生21岁下肢瘫痪坐上轮椅,到59岁去世,再也没有站起来。而且厄运连连,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不管他读了多少书,也不能让他像健康的人那样行走如飞。他沮丧、悲观,摇着轮椅一天到晚在地坛公园对着古树发呆,想着怎样去死。在这个时候,史铁生得出第一个结论: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有两件事情对他振动很大。一次看卓别林的电影,卓别林救下一个女孩,女孩说,你为什么要救我,难道我连死的权力都没有吗?卓别林说,人早晚都是要死的,你急什么?卓别林这句话让他记了一辈子。

第二件事是,友谊医院一个老医生对他说,像这样闲瑕的时间,你的一生中很可能都会少见,为什么不多读点书,理清自己的思路呢?

他觉得老医生的话很有道理,既然不急着去死,为什么不能利用这闲着的时间去读些书呢?于是,他把空虚的时间,用书塞的满满的。

通过读书,他学会了思索,明白了什么是命运,懂得了如何对待命运的不公。他说: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一个角色,不能随意调换。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他是说,命运是无法改变的,你要认命。因为谁是你的父母,你出生地点,甚至某些遗传的基因,上帝早就安排好了,你可以离婚,但是你无法更换亲生父母,无法更换亲生子女。因为你在大自然面前,只是一个微粒,无法改变地震,甚至车祸……

通过读书,通过思索,他明白了,人不能改变命运,可以改变对命运的态度。他说: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你看懂了这句话的含义了吗?他还有一句话说的更明白:人不可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史铁生明白了,他将在轮椅上度过终生,这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命运,是无法逃避的苦难。但是,坐在轮椅上做什么,是抱怨命运不公吗?没人搭理你;是向别人诉说吗?那又能得到什么呢?既然你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为什么不笑着活下去?既然闲着也是闲着,为什么不能拿起笔来创作?

于是,他的作品发表了,于是他的作品获奖了,于是,他从一个无人问津、一个人整天呆在地坛的残疾人,变成了万众瞩目的伟大作家。既便他已经去世十年了,他的作品却编入了教材,上亿的青少年还在颂读;即使他的肉体已经化为灰烬,可是他的精神,通过他的作品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白岩松说的没错,读书不一定会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对待命运的态度。同样的命运,不同的态度,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比如史铁生,比如贝多芬;而一些本来有一手好牌的官二代、富二代,却把一手好牌打砸了,

这难道不是对待命运态度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