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唐高宗凭什么泰山封禅?

唐高宗凭什么泰山封禅?

 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 正义 》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封禅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汉代班固《 白虎通义 》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五经通义 》曰:"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 唐高宗率文武百官、 扈从仪仗,武后(武则天)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 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云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封禅,与秦皇汉武相比, 虽然在个人功业上难以抗衡,但在思想境界和文化心态上却大大前进了一步。秦皇汉武的封禅泰山,除了政治因素而外,勿庸讳言,他们个人心灵深处都有迷信神仙,祈求长生不老的因素,而李治和武则天,除了政治企图相同而外,在个人心态上虽不无迷信的成分,主要还是利用封禅追求个人的政治目的,在李治,是通过封禅“告成功于天”来“显号”、“觊名”;在武则天,则是通过封禅祭天,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和地位,为走向皇帝宝座作舆论准备。高宗李治的愿望写在《全唐文.泰山玉牒文》(玉牒文是指封禅祭天刻在玉石片上的祈祷性的文字)里 :

“嗣天子臣治,敢昭告于昊天上帝:有隋位极颠危,天数穷否,生灵涂炭,鼎祚沦亡。高祖仗黄铖而救黎元,锡元圭而拯沉溺。太宗功宏谏石,定区宇于再麾,业比断敖,饮沧溟而一息。臣忝奉馀绪,承威积庆,遂得昆山请燎,炎海韬波,虽业茂宗祧,实降灵穹昊。今

谨告成东岳,归功上元。大宝克隆,鸿基永固。凝薰万代,陶化八纮。”              

高宗李治的《泰山玉牒文》主要称颂高祖李渊灭隋建唐有功,太宗李世民治世有绩。至于他本人,叙述倒也客观,“忝奉馀绪,承威积庆”。李治确乎能承先人之馀绪,不是败家之子。高宗李治的愿望是四句话:“大宝克隆,鸿基永固;凝薰万姓,陶化八。”前两句说李唐王朝的皇运兴隆,江山永固,社稷永保。后两句说李唐王朝的恩泽遍布天下,施及万姓。就一般性而言,高宗李治的这个愿望比起秦皇汉武的个人秘请来,似乎光明磊落得多。这种玉牒文字刻在玉石片上,将玉石片叠放在一起,然后用金绳或银绳将玉石捆绑起来,封以金泥,加盖皇帝玉玺,埋在泰山。遗憾的是,泰山至今未曾发现这种地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