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海屋筹添”为何是祝寿之词?

“海屋筹添”为何是祝寿之词?

“海屋筹添”或者“海屋添筹”这个极其古雅的成语早已退出了今人的曰常用语,但是

在书面语,尤其是为老人祝寿的时候还会使用。比如我居住的云南大理农村,我曾在一个村 子的老年协会里看到过一副对联:“华堂春酒宴蟠桃,海屋仙筹添鹤算。”这是村人为祝贺老

年协会成立所撰,当然是祝村里的老人们更长寿。

  白族农村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可见一斑。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菜、方丈、瀛

洲,仙人居之。”这是战国以来根深蒂固的神山传说,古人因此把海上仙人居住之地称作 “海屋”,正如唐代诗人卢照邻诗中所咏:“海屋银为栋,云车电作鞭。

“海屋筹添” 一词出自苏轼《东坡志林》的“三老语”一篇,此篇记述了三位老人的有

趣谈话:“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 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

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山齐矣。

三位老人夸耀自己的年岁,一个比一个长寿。其中第二位所言的“筹”,乃是古人计数

的用具,以竹片或木片制成,也叫“算”。上引对联的下联“海屋仙筹添鹤算”,“鹤算”即 用筹码来计算的鹤的年寿。古人认为“鹤寿千岁”,因此用“鹤算”来比喻老人的长寿。

这就是“海屋筹添”之由来,当然是浓缩第二位老人的夸耀为四字成语,后人遂用为恭

维老人长寿之词。比如元人沈禧今存散曲八套,其中《寿人八十》中写道:“庄庭椿老枝偏 盛,海屋筹添数倍增。”《庄子。逍遥游》称“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因此古人用“椿”来形容高寿,也用来指代父亲。

  因出自庄子之口,故称“庄庭椿老”。

不过苏轼对这三位老人的夸耀之言却有不同意见,他评论道:“以余观之,三子者与蜉

蝣朝菌何以异哉?”这一评论极为达观。即使长寿千年,与短寿的蜉蝣和朝生暮死的菌类 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也就是《淮南子。说林训》所阐发的哲理:“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

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