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2021年40天天气预报2021年408真题

欢迎转载转发分享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每日每篇精品推文

又是一个暖冬

刚刚过去的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让大家记忆尤新。2021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遭遇寒潮天气,50余市(县)的日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6日至8日,山东省烟台市迎来寒潮天气,降下大雪。

而2月19-21日,气温迅速回暖,全国超过25%的市(县)日最高气温突破2月历史极值,让网友们直呼夏天来2021年40天天气预报了。

2021年40天天气预报2021年408真题

22日午后,武汉市最高气温升至28.2℃以上,市民纷纷脱掉冬装。

这个冬季我们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气温起伏,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分析,2020/2021年冬季确定为又是一个暖冬。

一、冬季气温偏高,极端冷暖事件频发

展开全文

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历史同期第八高,为暖冬年份。

冬季全国平均气温-2.5℃,较常年同期(-3.3℃)偏高0.8℃,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八高,其中2月全国平均气温1.2℃,较常年同期偏高2.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全国冬季平均气温距平历年变化(1961/1962-2020/2021年)

这个冬季,除黑龙江西北部和东部、吉林中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中东部、贵州西南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其中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中东部及四川西部、西藏、新疆西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2℃,河南中北部局地、浙江中部、西藏西部等地偏高2℃以上。河南、浙江和西藏3省(区)冬季气温为历史同期第三高。

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季内气温冷暖起伏显著,前冬冷后冬暖。

从全国平均气温逐旬演变看,12月上旬至1月上旬气温以偏冷为主;1月中旬之后气温明显回升且持续偏暖,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9℃,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及距平逐日变化

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距平逐旬变化

入冬以来,极端冷事件和极端暖事件频繁发生。

1月6-8日

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遭遇强冷空气寒潮袭击,过程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低温极端性强、大风持续时间长,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市)50余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最低纪录,北京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在-24~-18℃,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19.6℃,为1951年以来第3低。

2月19-21日

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回暖迅速,华北南部及其以南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普遍超过20℃,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达29~30℃,全国超过25%的市(县)日最高气温突破2月历史极值,主要出现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和西北地区东部。

二、冬季降水显著偏少

部分地区阶段性气象干旱凸显

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0.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5%,为200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与常年同期相比,除东北地区大部、黄淮、江淮及四川中南部、陕西中西部和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以偏少为主,其中江南中东部、西北地区中西部及福建西部和南部、广东东南部、广西东北部、云南大部等地偏少5~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

2020/2021年冬季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

浙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少,江西、福建和西藏为第五少。全国共有66站连续无降水日数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河南舞钢(82天)、云南龙陵(72天)等10个国家站连续无降水日数突破历史极值。

2021年以来,我们看到地球的气候异常非常明显,表现很不平凡。特别是在冬季时段,一会升温,一会降温,让我们感觉到了今年的气候模式真的不一般,不过经过科学分析之后,这背后的因素主要就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所以地球的气候格局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正在发生巨变,当然如果人类不进行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保护,那么未来异常气候现象可能会更多。

所以2021年不少人都在说,会不会又是跟2020年一样,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其实如今针对这个还没有办法说,极端气候现象确实出现的频率较高,再加上一些全球变暖引发的连锁效应,例如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导致气候的波动肯定会更加明显。并且关于拉尼娜现象的最新报告也出现了。美国气候中心指出,如今的拉尼娜现象仍然在热带太平洋地区持续发展,但是最近已经出现减弱的趋势,所以这意味着拉尼娜现象正在消失,那么对地球的气候影响也会减弱。

通过对拉尼娜现象的分析来看,如今的Niño3.4地区在2021年2月的平均已经出现了波动,虽然与1月份的拉尼娜现象数据基本相同,但是整体上来看,已经是比1991-2020年的平均温度低约1.0°C。刚好Niño3.4地区进入到3月之后,指数是一路飙升,完全进入到0度以上的区间,所以这正好就是拉尼娜现象减弱的标志,那么这已经完全超过了基准线-0.5度的基本阈值,持续下去最快可能在3月就没有拉尼娜现象的发展。

那是不是厄尔尼诺现象又要来了呢?其实如今还没有这个现象,毕竟拉尼娜还在处于减弱,同时我们还是要明白一个指标,那就是要确定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必须要在平均温度0.5°C的界限保持3个月甚至以上才可能这样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所以如今其实还没有办法定义。不过美国气候中心,日本气象厅都先后说明了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走向,那就是在春季结束,大概有60%的概率发展为中性气候状态,保持拉尼娜概率只有45-50%,而到了秋季,厄尔尼诺现象也也不太可能出现。

所以如今的气候模式,并非是大家想得那样,就是出现了拉尼娜现象,马上就会转向到厄尔尼诺现象状态,这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并且在去年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连续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所以今年会不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暂时也不明确。不过科学预报人员认为,厄尔尼诺现象不太可能发生,到初冬时大约有10%的发展厄尔尼诺现象的机会,所以拉尼娜现象在今年不太可能持续出现,这就是大概的走向。

不过真的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那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它的影响与拉尼娜现象是相反的模式,对我国来说,如果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将可能导致北方地区容易出现高温干旱的模式,而南方地区通常会出现严重的洪涝,如果大气环流异常非常剧烈,那么北涝南旱的模式也可能发展,所以如今无论是拉尼娜现象,还是厄尔尼诺现象,这两种气候模式都不是好事情,这都会影响气候的正常发展,特别是高温,干旱,风暴,雨水分布不均匀。

同时在全球范围之中,如果出现了厄尔尼诺的情况,那么印尼,澳大利亚等地也将可能出现干旱,所以这是一种全球性的气候现象,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如果出现了可能带来的影响,不过比较幸运,如今日本气象厅,美国气候中心连续发布监测说明,那就是今年不太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就看后期会不会发生转变,至少如今的报告显示不太可能,大家可以放心了。

不过除了这些自然现象可能对人类带来影响之外,联合国也很早发出了警告,那就是2021年将是灾难性的,为何这样说?他们表示对十几个国家来说,饥荒正在“敲门”。确实从2020年发生的一切我们看到了,世界的饥饿因为病毒出现了很多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已经出现了一次禁止粮食出口的事情。

在去年,“官宣”禁止粮食出口,其中包括越南、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埃及、柬埔寨等国,所以2021年还会不会出现这一幕,暂时没有办法确定,不过联合国发出了警告,我们人类就需要警惕,粮食可以说也关系到了气候的变化等问题,一个地区出现极端性气候现象过多,那么也会带来相应的连锁效应,例如:高温,干旱,野火,蝗灾等等是必然的,今年蝗灾问题在东非又在蠢蠢欲动了,所以没完没了的状态一样,虽然影响不到我们,但是粮食是生存的根本,我们都要以节约为主。

【整理归纳】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和特点,看高考地理如何考气候类型?

【地理观察】日本海滩涌现上万条死鱼,绵延数百米!科学家预警,地球气候正坠入不可逆临界点,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地理探究】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世纪大骗局?!

一键搜2021年40天天气预报你感兴趣的热门文章

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及时看到推送,可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设为星标)获取更多学习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为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的更多精彩推送, 请四连点击:

2021年40天天气预报2021年408真题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