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争当镇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永安小陶镇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侧记

争当镇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永安小陶镇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侧记

  陶洋溪畔一幢幢楼房整齐排列,“白改黑”路面上车辆来回穿梭,民宿、农家乐等生意日益红火……走进永安市小陶镇,一座现代化城镇气息扑面而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永安市小陶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农业大镇、商贸重镇、康养小镇、红色名镇”,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争当镇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党建引领,打造基层特色新品牌

  作为“168”农村党建工作机制发源地,小陶镇党建有基础、有品牌。如何在新起点上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为乡村振兴再出发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我们着力培育推广‘村村联、村社联、村企联’的‘三联’跨村联建新路径,扎实推进乡贤回归、居民夜谈会等党建品牌建设,以坚实有力的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再出发。”永安市副市长、小陶镇党委书记林斌说。

  时间回溯3年,小陶镇八一片区党委成立。片区内五一、八一、大陶口、桐林、寨中、新寨、五爱、吴地、长坂等9个连片村抱团联建,携手发展。

  五一村与新寨村隔河相望,一汪清澈的溪水从两村之间流淌而过。河岸旁,整齐排列着充气滚球、手摇船等各种水上游乐设施。

  此前,河道杂草丛生,环境脏乱。片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后,河道变身旅游景点,每逢周末、节假日,河面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让沉寂的乡村人气满满。

  “目前有两个河段开展水上项目,由陶洋乡村旅游合作社承包经营,每个河段一年租金3000元。”八一片区党委书记许光园介绍说。

  一段河道的华丽转身,是八一片区“村村联”取得新成效的缩影。

  “村村联”需要联片各村关系和谐、村民心齐,才有可能推动发展。

  八一片区围绕乡村治理这条主线,通过门前三包、网格分包、服务承包,明晰村村、村户、村企各方在人居环境、平安建设等责任,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营造团结和谐的发展氛围。

  以农房风貌管控为例。此前,许多村民使用罗马柱、房屋朝向不统一、外墙颜色五花八门,有新房没新村。镇里率先推行“房长”制后,片区、村级“房长”认真落实“三包”工作,积极开展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和风貌管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乡村治理需要榜样示范带动。片区内党员带头、老人带头、妇女带头,通过“微信群”“红黑榜”等平台晒身份、晒短板、晒争先,联建各村村民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包、三带、三晒”有力促进了自治、德治、法治,纠纷调处难、环境保洁难、工作推进难等基层治理难题迎刃而解。五一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强村带弱村、先进带后进、共同抓治理氛围越来越浓厚。

  “现在联建各村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许光园说。

  “村村联”夯实了发展基础,“村企联”“村社联”为乡村振兴借智聚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五一村与开睿旅游公司合作开发甘乳岩景区,建成全市首家全竹房车营地,打造网红打卡点。公司还对村内的乡愁馆、孝廉馆进行专业管理,打造建制村和景区联动精品旅游路线;

  桐林村与跃进畜牧养殖公司等合作,推动永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引进台资开展智能化生猪养殖,实施“猪-沼-菜(果)”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项目,实现村企共赢;

  党员带头成立农业种植、民宿旅游等合作社,组建合作社联合支部,将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探索推行村社共谋“事业+产业”发展模式;

  ……

  “党建+三联”,组织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治、文化共荣、民生共办,有力促进了村财增收和村民致富,片区内平均村财收入达28.7万元。

  做旺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旺是促进村民致富增收的关键所在。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走进五星村,连绵起伏的群山云雾缭绕,采摘期结束后的特早蜜桔园里,星星点点地挂着金黄色的桔子。

  “这几年特早蜜桔非常畅销,刚刚挂果的时候就有批发商来预定,今年批发价每公斤最高可达8元以上。”走进自家桔园,种植大户柯承水掰开一个桔子,边品尝边介绍。

  五星村昼夜温差大,海拔、土壤适合发展柑桔产业。上世纪80年代,村民们开始种植柑桔,因为品种不佳,未能打开市场。

  “2012年,在镇里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村里引进了特早蜜桔新品种。”在深圳开了10年小吃店后,柯承水也在这一年回到村里,种下了25亩特早蜜桔。

  皮薄、渣少、甜度高,特早蜜桔一进入市场就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村民“致富果”。

  五星村全村105户、440人,种植果树4210亩,其中特早蜜桔21万株。去年,全村种植果树总收入约 4250万元,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有3户

  “现在村民每年人均收入10万元左右,家家户户在城里都有一套房。”柯承水特早蜜桔种植面积已增加到60亩。

  一粒果子,富一方百姓。目前,小陶镇已培育出多个特早蜜桔新品种,种植面积达3.8万亩,投产面积约3万亩,今年总产量达6万吨,产值3.3亿元以上。

  作为农业大镇,小陶镇在大力推广特早蜜桔种植的同时,还先后引进红美人、沃柑、桔柚等新品种,全镇水果总产量可达7万吨以上,总产值近4亿元。

  “一村一品”,打响品牌。眼下,小陶大米、特早蜜桔、明椒、彪橘成为镇里“四大农业品牌”,特色现代农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其中,特早蜜桔价格持续上扬,明椒号称辣王、远销韩国,彪橘成为网红产品、单果可卖50元。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6044元。

  一产做特,二产做优。

  走进天昱竹业展厅,琳琅满目的精美竹制工艺品引人注目。“主要是卫浴、厨房两大类,数量有上千种,产品销往欧美。”公司负责人介绍。

  小陶镇毛竹资源丰富,镇里积极推动竹加工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竹产业。目前全镇有永庆、天昱等竹加工企业23家,年利用竹资源25万吨,带动近5000人就业,年产值达37亿元。小小竹子串联起大产业,永庆竹业入选2021年度首批福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和竹产业一样,硅是小陶镇又一支柱产业。镇里加快推进创兴硅业重点项目一期续建、嘉翔硅业扩建、丰源化工整体提升改造续建项目、闽新钙业高活性氧化钙生产线等4个硅产业项目。同时,紧盯以硅产业链为代表的“石英砂——白碳黑”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空白领域,全力打好“大招商招好商”攻坚战役,精准对接投资9亿元的夏杰白炭黑深加工、硅煜混炼胶高分子新型材料生产等4个上下游产业项目,打造硅产业集群。

  打响“四大农业品牌”,做强“两大支柱产业”,擦亮红色研学、文旅康养两张旅游名片,“4+2+2”产业路径做特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文旅融合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小陶镇是农业大镇,也是红色名镇,有着深刻的红色记忆。

  “青青的小陶河滨,青石岸上有两行脚印;二十年来风吹雨打,那脚印越显越真……”

  走进小陶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公园,白墙上著名诗人闻捷的诗歌《青青的小陶河滨》,用艺术形式再现了小陶这片热土上的那段峥嵘岁月。

  1929年8月,朱德率领红4军出击闽中解放宁洋县城。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小陶镇吴地村成立永安第一个乡苏维埃政府及中共永安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同年7月15日,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小陶集结出发、发布宣言。同年8月,永安境内最大的战斗——小陶战斗打响,这是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东线进行的第一场保卫战,敌我双方参加人数达到3万余人,敌我双方伤亡人数均达到1000人以上。

  硝烟散去,小陶镇这片红土地上留存着大量宝贵的红色记忆,全镇35个村居都保存着革命旧址,目前已经列入革命旧址文保单位共有26处,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0处,已经获得福建省第一批革命名录的共26处,非文保单位革命旧址144处。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深入挖掘整理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集结出发地和宣言发布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策源地、永安农村第一党支部诞生地等红色资源,先后建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展陈馆、吴地三年游击战暨岩连宁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一批红色展馆。”林斌说。

  小陶是红色名镇,也是独具特色的康养小镇。小陶森林覆盖率达86.36%,国家3A级甘乳岩·玉带龙泉生态景区被确定为三明市职工疗养基地,辖区内还有丰富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古建筑文化等资源。

  文旅融合促发展。小陶镇依托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公园等红色阵地,立体开发张坊岛——甘乳岩——玉带龙泉等生态资源,串点成线、以线带面,打造辐射全镇的精品红色、康养路线。

  6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展陈馆开馆,不到一个月时间超过2万人次参观,有效带动了五一、八一等村的文旅产业发展。

  人气旺了,三产更活了。仅在新寨村街道,超市、银行、电器批发商等一应俱全,许多特色小吃商铺营业至凌晨二三点。

  新寨村热闹的街道,是小陶镇作为商贸重镇的生动注脚。目前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842户,商贸、电子商务、建筑、工业等各类企业83家,规上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2户,合作社涉及果蔬,花卉、稻谷种植等行业,商品交易十分活跃。

  乡村嬗变绘振兴新景。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小陶镇全面释放发展新动能,一幅有产业、有活力、有颜值、有福祉、有乡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来。(永安记者站 魏兴谷 王燕 文/图)

原标题::锚定目标,争当镇域经济发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