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德意志银行亚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将离任 蔡洪平简历资料

德意志银行亚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将离任 蔡洪平简历资料

  德意志银行亚洲区主席蔡洪平将于明年春节前从德意志银行辞职,辞职申请将于本月底批准,财新记者从接近德意志银行的知情人士处并确认了这一消息。

  接近德意志银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蔡洪平的离开不是因为年龄问题,也不会退休,而是投行大做IPO的时代结束了。

  “朱云来离开中金,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10月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总裁朱云来主动离职是一个标志,意味着中国IPO市场轰轰烈烈的巅峰时刻已经过去。以擅讲中国民营尤其是农民出身企业家的故事而著称的蔡洪平,再无此类故事可讲了。

  据财新记者向有关知情人士了解,蔡洪平未来的去向还不是特别明朗,但会做和投资有关的工作,希望能促进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可能会投身中德合作的某家基金,同时也会继续做中国政府部门的顾问工作。

  蔡洪平1954年生于上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本土投行家。因较早接触到企业改制上市,具有从国企到政府机关,从本土独立投行百富勤到国际投行UBS的丰富经历,他对中国企业的认识颇有独到之处。

  1974年,19岁的蔡洪平以一名海军雷达兵的身份间接参与了当时的西沙群岛保卫战。1984年,蔡洪平从海军新闻干事之职转业后,进入上海石化。

  1993年,上海石化(600688.SH)成为中国首家在上海、香港和纽约三地上市的公司,并成为国企海外上市的样板。蔡洪平因在上海石化上市办工作,成为国家体改委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指导小组成员,亲历了第一批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过程。

  1996年底,他受梁伯韬之邀加入百富勤,从此开始关注民营企业。期间,他发掘了当时还藉藉无名的手机电池制造商比亚迪(01211.HK),帮助联华超市(00980.HK)、蒙牛乳业(02319.HK)等一系列快速消费品企业海外上市。2003年SARS肆虐,在香港IPO上市公司发行平均市盈率不超过10倍时,蒙牛的发行市盈率高达18倍。

  2006年3月,蔡洪平加盟瑞银,成为瑞银投行中国区主席。借由这一更大平台,蔡洪平推动更多的中国民企完成了海外上市,且发行高市盈率连连打破了市场纪录。在投行界,蔡洪平被冠以“首富园丁”、“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之父”等称号。

  知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蔡洪平曾经帮过的首富们,还包括玖龙纸业(02689.HK)张茵,碧桂园(02007.HK)杨惠研,复兴集团(00656.HK)郭广昌,Soho中国(00410.HK)的潘石屹夫妇史玉柱,龙湖地产(00960.HK) 吴亚军,长城汽车(02333.HK)魏建军,恒安集团许连捷,忠旺集团刘忠田,还有最近的阿里巴巴马云、无锡尚德施正荣、台湾首富旺旺集团蔡衍明等。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8年中蔡洪平总共领导了169个中国企业进行海外IPO,融资6000多亿港币。

  此外蔡洪平在起草和修改许多法律和监管标准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包括中国会计准则、公司法和证券法等。蔡洪平曾被任命为中国公共机构顾问,比如国开行。

  早在1998年,蔡较早提出了“中国是全球制造中心”的概念,他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和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引擎,中国企业应享有“中国溢价”,全球资本市场热情地拥抱了这些概念。

  日前,蔡洪平则在一期电视节目里郑重提出,如果中国再跟不上4.0工业革命,即网络+机器人+自动化,再去复制也没机会了。

  蔡洪平说,中国的人口这么多,市场也这么大,国情应该发展制造业。但是,中国的工业缺乏升级所需要的心态和生态。“中国需要有一两批的傻瓜,一两批的工程师们,像很多德国人一样,两百年做一个小产品,深度深到你没法想像,我们需要独具匠心,而不是马上发财”。

蔡洪平简历

  1955年1月出生于上海。

  1969年下乡务农。

  1973年参加海军,任雷达兵,后成为新闻干事。

  1984年转业后进入上海石化。

  1996年底加入百富勤投资银行。

  2006年3月任瑞银投行中国区主席。

  2009年3月升瑞银投行任亚洲区主席。

  2010年7月至今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部亚太区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