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郭树清4个部级岗位意味着什么?(附简历资料)

  “从郭树清过往的履历看,他是中国金融业内少有的横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在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都有过任职经历的人物。他是个坚定的改革派,对待金融监管态度严厉且雷厉风行,善于啃‘硬骨头’,适合执掌监管部门并推动金融监管改革。”北京一位银行业观察人士称。

  郭树清一向较为低调,公开露面或表态并不多,但每一次释放的监管信号都极为清晰明确、相关政策落地也较快。郭树清于2017年3月初履职银监会主席,在其执掌银监会的380余天里,据不完全统计,银监会公开发布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就有36项,去年下半年以来更是形成了每逢周五必有大新闻发布的惯例。郭树清来到银监会后,也被外界称为带来了一股“郭式强监管旋风”。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郭树清和易纲在央行共事过4年。

  2001年3月,郭树清从贵州省副省长一职调任回京,担任央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当时,易纲已经离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央行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2004年7月,易纲晋升为央行“行领导”,从货币政策司司长一职升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这段共事持续了整四年,直到2005年3月,郭树清调任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在26日的干部大会上,易纲表示,将全面担负和履行行长职责,和树清书记与党委成员精诚团结,凝聚全行合力,共同开创人民银行工作新局面。郭树清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决定,完全赞成易纲同志任人民银行行长,非常高兴再次回到人民银行工作。全力支持易纲同志履行行长职责,紧密团结、相互信任,坚决贯彻中央要求,和全行同志一起共同应对挑战,做好人民银行各项工作。

原标题::郭树清任央行党委书记兼副行长 身挑多担有何深意?来看四大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