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黑豹》豆瓣评分多少观众如何评论 口碑票房如何

《黑豹》豆瓣评分多少观众如何评论 口碑票房如何

­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种关于个人、家庭、种族、国家的议题,很能感同身受。

­  但是作为局外人的中国人,看到的只是一个老套的《王子复仇记》或者是《狮子王》的故事。全片最重心的戏竟是争权夺位,跟中国的宫斗剧一比,简直弱爆了。而美国人所认为的那种深刻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在中国观众看来也很肤浅。人物和环境就更谈不上真实了,有些甚至缺乏可信度。毕竟,我们多数人意识里的黑人,是春晚小品《同喜同乐》里的样子。非洲黑人部落混搭高科技,看起来总有那么点违和,何来的地气呢?

­  政治正确和名利双收的黑人生意

­  站在这个角度,有人举了个比较简单粗暴的例子,中国人看《黑豹》,就像美国人看《战狼2》。美国人可能也很难理解,为什么《战狼2》能在中国有那么好的口碑和票房?而《战狼2》所激起的民族自豪感,跟《黑豹》在黑人心中的感觉似乎也有点相似。

­  《黑豹》那么高的票房,跟黑人地位、文化的崛起及群起观影直接相关。《黑豹》口碑那么好,恐怕跟套在美国白人头上“政治正确”的紧箍咒也不无关系,不排除怕被扣帽子而不敢打差评的影评人存在。

­  在美国,黑人、女权、LGBT(女同、男同、双性恋、易性者)都是风潮,都是政治正确,这几年的影视作品,包括奥斯卡,也都在往这几个方向靠。一是有市场,是实实在在的钱。另一方面,还能讨好大多数人,何乐而不为呢?

­  奥巴马当上总统的几年,黑人地位确实有很大的提升。黑人电影人也越来越给力,拍出了《为奴十二年》、《月光男孩》、《逃出绝命镇》、《黑豹》等不错的电影。要是搁在以前,这些电影绝不会在票房和奖项上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但是如今的大环境下,可以。

­  举个例子,黑人名导斯派克•李曾拍过一部黑人电影《为所应为》(1989),探讨种族问题。如果按豆瓣和IMDb综合评分来看,比以上几部黑人电影都要好。《为所应为》入围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提名,但是都没获奖。全球票房也不高,只收了3700万美元(其中北美2750万)。

­  但是,《为奴十二年》、《月光男孩》、《逃出绝命镇》都获大奖了,《黑豹》明年估计也要入围。《为奴十二年》成本2000万美元,全球票房1.88亿美元(其中北美5700万)。《月光男孩》成本400万美元,全球票房6500万美元(其中北美2800万)。《逃出绝命镇》成本450万美元,全球票房2.55亿美元(其中北美1.76亿)。白人导演拍的黑人题材电影《隐藏人物》,也获得过三项奥斯卡提名,成本2500万美元,全球票房2.36亿美元(其中北美1.7亿)。

­  列举这些是想说明,无论站在名的角度,还是站在利的角度,黑人电影现在都是一门好生意。即便不要名,光看利,这生意也值得做,因为有市场。比如2017年的一部屎尿屁黑人女性喜剧《嗨翻姐妹行》,成本只有1900万美元,全球票房1.39亿美元(其中北美1.15亿)。

­  这些黑人电影到底是谁在贡献票房?当然,黑人占多数,但也有其他种族的人大力捧场。比如《黑豹》,37%的观众为非洲裔美国人,35%为白人,18%为拉美裔人,5%为亚裔。而其他超级英雄电影如《雷神3》和《神奇女侠》,黑人观众的比例只有15%-16%,白人观众占比49%-50%。再比如《逃出绝命镇》,也是和《黑豹》类似的分布,黑人观众占38%,白人占35%,拉美裔人占16%,亚裔人占10%。

­  美国白人(含西班牙裔和拉丁裔白人,约9%)占人口总数的约80%,黑人占约13%。但是在票房贡献上,无论黑人电影还是白人电影,黑人都多过白人。而且,黑人电影还都那么赚钱。这说明,讨好黑人观众,很可能越来越成为电影资本家努力的一个方向。

­  在美国,这两年最热门的电影,是《逃出绝命镇》(也是2017年投资回报比最高的美国电影)和《黑豹》(2018年票房最高)。影院里,能听到黑人观众振奋的呼喊声和欢笑声。在中国,这两年票房最高的电影是《战狼2》和《红海行动》。某种程度上,这种电影也是一种政治正确,也是一门爱国主义生意。影院里,确实也能听到有些观众振奋的心跳声和呼吸声。

­  如此对比来想,《黑豹》这个疑团似乎可解了。

­  (哈麦/文)

原标题::《黑豹》被美国人捧上天 为何在中国却口碑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