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2021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 有哪些东西

  11月2日,商务部的一则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和突发情况需要”,再加上近期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公布的一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让有心网友产生一些联想,在网上引发热议。

  这样做只是为了提升广大居民的临灾自救互救能力,大力营造全民携手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而广东省更是早在去年10月份,就印发了《关于家庭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的通知》,建议家庭要储备适量的医用口罩,并公布家庭卫生应急物资8大类33项。

  进一步梳理发现,各地的这份清单都是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于去年9月发布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各地实际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而编制的。

  应急管理部网站截图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所以,从这份清单的发布时间和发布目的来看,都与当下网友们各类猜测关联不大。

  专家:家庭做好应急储备可提高全社会抗风险能力

  “应急管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政府要把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力量都整合起来,形成合力。”11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宏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布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和储存家庭应急包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王宏伟阐释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家庭储存应急物资,能够让灾害发生后,特别是最初72小时内家庭成员能够有自我支撑和保障的能力。

  他举例,在一些发达国家,强调自救、公救、互救相结合。“政府救援能力再强,民众也需要在公救到来之前,自救、互救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自我支撑和保障能力,为自己赢得生机。”

  王宏伟认为,四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全社会积累了非常丰厚的物质财富,物资不会出现总体短缺。但由于疫情、极端天气、突发自然灾害等影响,有可能会出现结构性、暂时性的这种短缺。特别是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也出现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家庭进行应急储备很有必要。

  为何政府发应急包,鼓励存储生活必需品会引发高关注?对此,王宏伟表示,在当今物质丰饶的社会里,其实人们对物资的短缺,耐受力反而更差。

  他举例,几十年前停电是家常便饭,但现在停一两个小时的电,对于工作生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加上这么多年来,政府一直呵护社会公众,造成大家自主储备、应对意外的动力不足,准备也不足。”

  王宏伟表示,各种风险会对全社会造成影响,也需要全社会携手来共同防范和抵御。因此,家庭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能够使家庭对外部风险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也能提高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本着底线思维考虑一些极端情况,不仅是政府要做的事,社会公众同样要加强这方面意识,才能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王宏伟如是说。

  来源 | 金羊网综合商务部网站、国家应急广播网、江苏应急与管理网站、广东省卫健委、广州卫健委、人民网等

  文本整合/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宗敏

原标题::囤不囤货?“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咋回事?原来广州早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