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文脉颂中华】图说年味里的“非遗”

【文脉颂中华】图说年味里的“非遗”

  春节期间,逛庙会、看社火、赏花灯、听戏曲......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在全省各地争相登场,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黄河新闻网特别选取了与春节文化相关联的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就由三晋小生带着你,一起来看看和春节有关的“非遗”民俗文化。

  1、晋北地区

  三晋小生: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地均逐渐形成了独特地域的民俗习惯,先来看看晋北地区春节期间这些有着浓郁边塞风格的“非遗“吧!

  北路梆子

  过年看大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晋北地区常看的是北路梆子(国家级非遗),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北路梆子的发源地正是在雁门关以北的大同一带。

  云胜锣鼓

  无锣鼓,不新年!云胜锣鼓原名得胜锣鼓,起源于大同北面四十公里的得胜口一带。古代大同,战争频繁,军队出征、还朝皆从此处、经过。每次得胜归来,则由一名德高望重长者率领民众在得胜口敲锣打鼓,热烈欢迎凯旋将士,故称之为得胜锣鼓。后来它在云州(大同)地区广泛流传,因而改称云胜锣鼓。

  朔州秧歌戏

  独特的朔州秧歌是融武术、舞蹈、戏曲于一体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早期为广场、街头的秧歌舞队表演,在宋代加入了武术成分,清代后期又加入故事内容,现在以舞蹈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活动于民间。以舞蹈为主的秧歌称为“踢鼓秧歌”,以演戏为主的秧歌称为“大秧歌”。

  晋北鼓吹

  晋北鼓吹是流行于山西北部,盛行于忻州东部地区的传统吹打乐。据有关史料记载,鼓吹起源于汉代山西北部。北魏时期开始流传。隋唐时代与散乐结合后,逐渐作为民间吹奏乐被普遍应用于岁时节令、庆典祭祀、婚丧社火等民俗事项中。到明清趋于成熟,晚清盛行。

  2、晋中地区

  三晋小生:晋中吕梁一带,与陕西隔河相望,于是便少不了一些豪放在里面。

  晋剧

  晋剧,也叫中路戏。因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传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后改称晋剧,也被称之为中路梆子,其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临县伞头秧歌与大唢呐

  临县伞头秧歌产生、流行于临县,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秧歌,又称“阳歌”,在当地俗称“闹会子”“闹红火”“闹阳歌”。

  临县大唢呐是当地吹打行的主要乐器。是山西省的传统民俗音乐。其不仅传承了陕北大唢呐粗犷、豪放、音色激亢的一面,又吸纳了晋川小唢呐清秀、明快、委婉细腻的特征。

  风火流星

  风火流星是一门融杂技与武术为一体的传统民俗社火表演艺术。其源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有人说,它源于传统民间杂技的水流星;有人说,它源于武术中的流星锤。

  清徐徐沟背铁棍

  清徐徐沟背铁棍是一项山西省晋源县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清徐”和“徐沟”都是地名,“背铁棍”就是一个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举一个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化妆演员就会飘舞起来。“背铁棍”又名“抬阁”、“走阁”,山西从南到北均有分布。

  3、晋南地区

  三晋小生:晋南地区古称“河东”,文脉自成一系。无论是鼓乐还是戏曲,均有着数千年的积淀,其中的威风锣鼓更是“威风八面,享誉全球。”

  晋南威风锣鼓

  晋南威风锣鼓是诞生和流行于山西临汾一带的民间传统打击乐。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故称“威风锣鼓”。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中,吸取不同时代鼓乐艺术的精华,终于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鼓”。

  天塔狮舞

  天塔狮舞又称狮子上板凳,是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的传统舞蹈。相传始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以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点而被誉为华夏一绝。

  蒲州梆子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最古老的剧种。

  稷山高台花鼓

  山西稷山高台花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鼓乐舞蹈,源远流长。相传远古时代,圣人后稷于山西稷山教民稼樯,开启了中国农耕文明,稷山先民以鼓乐祭拜由此而生。千百年来,人们沿用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五谷丰登。由古代河东地区传统的稷山花鼓发展演变的稷山高台花鼓,赋予了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新的生机。

  4、上党地区

  上党, “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春节也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起源于素有深厚戏曲传统的古上党郡泽、潞二州,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俗曲,融汇从山西西南、晋中流入的梆子戏而成。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

  上党落子

  上党落子,是流行在山西东南部的戏曲剧种。原是河北武安落子的一个支流,约在清朝道光年间武安落子流入黎城,后同当地语言,民歌相融合,逐步发展为具有上党乡土风貌的剧种。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班社分别受到上党梆子和蒲州梆子的影响,因而在清光绪年间,上党落子形成南路、西路两个艺术流派,后两者在艺术上又相互进行借鉴和吸收、逐渐统一了风格。

  泽州秧歌

  泽州秧歌是一种流行于晋城市全境的传统戏曲剧种。因晋城市古称泽州府而得名。又因发源于高平东部,也称高平秧歌,陵川人称府腔秧歌。清末已流行。演唱时用锣、鼓、钹等按节拍,无丝竹乐器伴奏,故又名“干板秧歌”。

  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是一种传统民间吹打乐,在山西省东南部于长治、晋城一带广为流传。其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成熟兴盛于明末清初。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