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戏曲韵律操,有戏

戏曲韵律操,有戏

  日前,北京市中小学戏曲韵律操推广工作会暨北京市中小学“戏曲韵律操进校园”师资培训班项目成果展示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市各区县近200名教师参会。

  作为2018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北京市中小学“戏曲韵律操进校园”师资培训班旨在加强戏曲通识教育,在校园里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目前,已举办两期“戏曲韵律操进校园”师资培训班,共有近百所中小学校的教师代表参加培训并学习了整套戏曲韵律操。

  据了解,本次活动中展示的戏曲韵律操是以中国戏曲学院为主创团队,经过两年的筹备、编排,十几轮专家研讨,几十次修改,并根据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结合戏曲基本程式动作组合编创的。

  中国戏曲学院体育部主任王志苹介绍,整套戏曲韵律操由戏曲广播操和戏曲韵律操两部分组成,在编创过程中得到了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大力支持,参与编创的人员中不仅有戏曲行业内的老艺术家、中青年戏曲表演骨干,还有国家体操队教练和健美操、啦啦操等行业的相关专家以及武术专业冠军等,音乐伴奏则由中国戏曲学院戏曲音乐创作专业的专家精心制作。

  活动现场,由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中心小学、山东省临沂市的12所中小学共同组成的表演团队展示了整套戏曲韵律操。虽然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通过学习戏曲韵律操而接触戏曲、学习戏曲的,但他们举手投足间“戏味”十足。“跟着锣鼓点儿做戏曲操,我非常喜欢。”“学习戏曲韵律操,可以掌握很多戏曲知识。”“做戏曲韵律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说道。

  王志苹告诉记者,这套戏曲韵律操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戏曲与运动健身相结合,以武生、武旦动作为基础,突出男生动作与女生动作的区别。“我们也希望孩子们踩着原汁原味的戏曲锣鼓点,学习戏曲的手眼身法步,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王志苹说。据了解,这套戏曲韵律操不仅作为北京市“戏曲进校园”的重要举措在北京全市中小学进行推广,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试点推广工作。目前,全国已有近50所中小学开设了戏曲韵律操课程。

  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中心小学教师刘茜参加了第一期“戏曲韵律操进校园”师资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回到学校教学生,孩子们很喜欢。我们全校5个校区都在积极学习戏曲韵律操,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戏曲艺术的传播、普及与推广。”她说。

  山东省临沂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贾丽华得知中国戏曲学院组织编创了戏曲韵律操并举办培训班,便主动联系报名参加。作为首期北京市中小学“戏曲韵律操进校园”师资培训班学员,贾丽华培训结业后回到临沂,在当地十几所学校推广戏曲韵律操。贾丽华介绍,在临沂市委宣传部和临沂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戏曲韵律操已成为临沂开展“戏曲进校园”的重要项目,深受中小学校学生的喜爱。

  “戏曲韵律操在临沂推广以来,许多中小学成立了戏曲社团和京剧班,喜欢戏曲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贾丽华深有感触地说,这套戏曲韵律操不仅让学生们锻炼了身体,更可喜的是,学生们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戏曲韵律操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体操形式,将戏曲的基本知识、传统程式融入体操中,激发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从戏曲特有的美育、体育功能出发,融入到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探索戏曲美育与体育教育之间有效衔接、转换的路径,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戏曲艺术之美。据介绍,戏曲韵律操因以戏曲经典程式为主体而体现出戏曲性,因多学科原创性研发而体现出科学性,因紧密结合孩子的运动习惯而体现出趣味性,因内容讲究、动作简易而被孩子广泛接受,也是中国戏曲学院“体育+戏曲”改革的初步成果。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超表示,从戏曲韵律操的推广情况来看,戏曲的普及推广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推动“戏曲韵律操进校园”是普及、传承戏曲艺术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将“戏曲进校园”引向常态化、制度化、普及化的重要探索。(记者李月

原标题::戏曲韵律操,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