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中国企业家应不应该向比亚迪王传福和华为任正非学习?

中国企业家应不应该向比亚迪王传福和华为任正非学习?

有人说,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已经没招了。

作为比亚迪的掌舵人,提起王传福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那个“故事”——数十年不碰科技股的股神巴菲特破戒买了比亚迪,原因就是他的朋友查理·芒格劝解他说:“如果不投资比亚迪,你将错过一个亨利·福特,一个托马斯·爱迪生,一个比尔·盖茨。”

在比亚迪的官网上,红色Logo搭配Slogan“新能源汽车引领者”——这是王传福一直想要做到的。芒格用分量如此之重的三个人来与王传福类比,在某种程度上显然是过誉了。毕竟,在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的当下,比亚迪以一己之力显然已经难堪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任。

10月29日晚刚刚出炉的比亚迪三季报,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滑铁卢再次让王传福走入舆论的旋涡。然而,王传福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显然也不是,作为一个崇尚技术,又追求创新的企业家,王传福不会也不甘就此沉沦。

“新”梦承压

扉旅汽车编辑追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之路发现,在这条道路上,王传福似乎抱着必胜的信念,甚至有些决绝。

早些时候,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王传福称,在当前传统汽车面临巨大下行形势下,提议进一步限制传统燃油车逐步实现全面禁售,坚定扶持新能源汽车全面电动化,将指标向新能源汽车全面倾斜,一线城市放开新能源汽车限制。

这一言论引起很多汽车厂商的“不适”,最为尴尬的是,从比亚迪刚刚发布的三季报的结果上来看,王传福似乎也无法自洽。单就三季度来看,累计销售4.7万辆的新能源车明显拖累了业绩,而燃油车业务成了比亚迪业绩的“门面”。

比亚迪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38.2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74亿元,但是三季度实现营收316.38亿元,下降-9.17%,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下降88.58%。而全年业绩的下滑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比亚迪预测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5.84亿元至17.74亿元,对应的变动幅度在-43.03%至-36.19%。

安信证券的研究报道显示,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压力骤然加大。当前这个阶段,新能源乘用车无论是To B还是To C的需求难有显著回升,全年销量压力巨大。具体原因有目共睹:经济趋势差;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大幅下滑,前三季度,比亚迪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为10.41亿元。由于上述补助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而包含该项目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则为15.74亿元。由此可能见,补贴对比亚迪业绩贡献的重要性。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数据正在挑衅着王传福的“新”梦。

技术是梦想的底色

王传福真的很想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在中国,甚至世界。

“汽车是传统的产业,汽车的未来发展对我们是一个机会。首先,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能源危机,石油资源可能在未来40-50年内枯竭。其次,是环境污染问题,这是人类需要应对的一个挑战,也是一种趋势,人类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会与日俱增。我一直在想,如果能在有生之年为汽车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能够创造出一款人类共享的成熟电动车型,将是怎样的一种成就感!”

在王传福的认知里,技术可以搭建梦想,而技术和梦想决定了未来。当然,这也的确在王传福的身上得到过印证。王传福1966年出生在安徽无为县的农民家庭。他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一家十口人就靠世代传下的木工手艺活为生,在王传福13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的压力随之而来,王传福的五个姐姐先后出嫁,妹妹被寄养,哥哥王传方退学工作赚钱养家。不幸的是,两年后,王传福的母亲也去世了。

据说,少年王传福非常内敛,不爱讲话,他似乎把内心所有的压力和痛苦都转化成学习的能量,使自己不被湮没在平凡又艰难的日子当中。1983年,王传福以优异成绩考入位于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后不久学校改名为中南工业大学。

或许上天早就为每个人的命运做好了注脚。1987年,王传福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并开始研究电池。1990年硕士毕业后,王传福留院工作。3年后,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在那一代的企业家身上,有着很多的共性:白手起家、有胆识、有冲劲。甚至有几分莽撞。在工作过程中,王传福看到了电池的商机。1995年,王传福从做房地产的表哥手中借来250万元创立了比亚迪,一头扎进了电池行业。这也就是比亚迪汽车的前身。彼时,王传福将公司产品送给台湾最大的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试用,此后凭借超高的性价比捕获了诸多大客户。而这也坚定了王传福用技术实现梦想的信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40%,日系厂商处于亏损边缘,而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让其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大获全胜”,飞利浦、松下、索尼等大企业先后向比亚迪抛出大额“橄榄枝”采购订单。比亚迪一跃成为年销售近1亿元的中型企业,并实现三年连续100%的增长率。

2002年,比亚迪成功在香港上市 。一年后,王传福创建比亚迪汽车。

有起有伏才是人生

从电池产业走向汽车行业,这是王传福的一次“革新”。当王传福为巴菲特奉上一辆比亚迪F6DM双模电动汽车模型时,巴菲特的回礼是一只钱包。算是彼此心照不宣。

事实上,在王传福一头扎入汽车领域的时候,中国车企几乎都活在技术的阴影之下,作为通晓技术的创始人,王传福说,这种技术恐惧是对手给后来者营造的一种产业恐吓,他们不断地告诉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发很难,直到你放弃。显然,王传福不会放弃。这一年,王传福宣布:下半辈子就干汽车了。

他做成了。2008年,巴菲特的公司伯格希尔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仅一年时间,比亚迪的股价翻涨近7倍,巴菲特获得13亿美元的账面收益。2009年,王传福的财富猛增290亿,以人民币350亿元成为胡润排行榜上的中国首富。在巅峰时刻,全球每售出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比亚迪制造。

然而,市场是残酷的。这种残酷不仅限于比亚迪,而是整个中国车企。从2013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驶入发展快车道,年销量从1.76万辆一路攀升到2017年的77.7万辆,四年暴长60倍。但市场永远无法预知。6月25日,2019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过渡期正式结束,2020年补贴将全面退坡。而此前,从2018年7月1日开始,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将大幅降低,对比亚迪而言,进口特斯拉“自降身价”也成为其占领市场的顽石。对于比亚迪而言,坚持纯电动、插电混动和油电混动三大技术均衡发展路线的吉利,也是其最大对手之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14.9万辆和18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4%和10.3%。其中,2019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7.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9%和20.8%。而在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量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下滑,且每个月下滑的幅度不断扩大,分别为11.4%、23.44%、50.97%。当然,比亚迪的下滑并非个案,同样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北汽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在同一时期开始出现了疲软。

不得不承认,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甚至鱼龙混杂的景象,王传福需要想出对策。今年7月,继与奔驰开展合作后,比亚迪牵手丰田进行“技术对等”的合作,双方将合作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纯电动车型。可以看出,王传福似乎在用一种开放的战略来谋求突围。或许,这也是比亚迪实现估值修复的一条最为正确的道路。

与其说是引领者,王传福更像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探路者。波诡云谲的市场见证了王传福与比亚迪的成长,事实也证明,王传福不是爱迪生、不是福特,更不是比尔盖茨。至少现在还不是。他现在想成为的,也最应该成为的,应该是一个如何让企业真正做到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掌舵者。

孤独和勇敢是探路者的游戏。逐梦之路总是漫漫,未来,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一定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