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为什么有人说《百家讲坛》里部分学者的水平只有二流?

为什么有人说《百家讲坛》里部分学者的水平只有二流?

这个提问没有错,《百家讲坛》不是学术论坛,而是科普文化论坛,主讲人如何用通俗语言把事情讲清楚是最基本要求。另外重要的是讲的技巧,如何增加故事性和生动性,吸引更多的人去听。

如今媒体传播非便捷常,网络平台给每一个人以公开表达的机会,百家讲坛也是如此。这个节目不是说“权威讲课、听众不能质疑、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考试要考。引发观众收听收看并参与讨论更重要。所邀请的主讲人,并非泰山北斗级别的,只要是资深人士,就有机会,

早期比较活跃的几位,如纪连海、袁腾飞,都是中学教师。如蒙曼等大学老师职称还是副教授。这些主讲人都不是所谓专业一流。如有了教授职称的于丹、易中天,同样被质疑。

钱文忠应该专家级的了,但他讲的印度史听起来很无趣。很难坚持听完就放下啦。

最喜欢的还是马未都的系列,这与喜欢逛博物馆看文物有直接关系,但马爷结合自己经历讲出来的知识,很吸引人并容易被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