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丘吉尔为什么说二战是一场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战争?

丘吉尔为什么说二战是一场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战争?

丘吉尔先生,说二战是一场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战争,是非常有道理的、有根据的。

有一个说法,二战是一战的继续。这里说的一战,是指一战的主要结果——《凡尔赛和约》。法国元帅福煦,对《凡尔赛和约》所下的定论是“这不是和平,只是休战二十年”。《凡尔赛和约》,是在1919年6月28曰签订的,而二战是在1939年9月1日爆发的,差了正好是二十年,太准确了。福煦元帅仅凭这个定论,就可以当世界元帅了(福煦元帅不仅是法国的元帅,还被英国、波兰封为元帅)。而福煦元帅,对《凡尔赛和约》下的定论的根据之一,就是该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并不足以起到真正的削弱德国,使德国在长时期里,无力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这个和约只是暂时的削弱了德国的实力。单从人力资源来说,法国人囗不及德国人囗的三分之二,而德国岀生率要高于法国。而德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也高于法国。所以,谁都会判断出,十几年到二十几年后,德国将会在国家整体实力方面,可以碾压法国。而要避免这个危险岀现,有两个方法可以做到。一是在《凡尔赛和约》中沒有明确规定数目的战争赔款,并且是巨额的,大到使德国在长时间内,“家无积蓄”。二是,必须迫使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中的条款,特别是德国在军事建设,及对德国领土范围的规定。

而对德国是否执行这些规定的,监督权和强迫其执行的权利,在一战胜利国的手中,特别是英、法两国。而此和约针对的德国,全国上下对和约是充满了仇恨的。德国是要修改,甚至是完全推翻此和约的。

在希特勒执政前,德国历届政府都在用温和、迂回的政策,想要修改《凡尔赛和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触及重要的问题。英法两国,也沒有感到什么危机的存在,也没什么事件需要,他们对德国采取行动(只有在1923年1月,因赔款问题,法比两国岀兵鲁尔工业区),幸福地享受着和平的时光。虽然,德国在1929年已成为了世界经济中的第二大国。

但,1933年1月30曰希特勒上台了,问题岀现了。希特勒对《凡尔赛和约》执行的是直接的、强硬的态度,来废除和约。这时,英法两国对德国所要执行的什么政策,将会直接影响到欧洲局势后来的走向。是走向和平、还是发生一场预防性的战争,或是再打一场世界大战,完全取决于英法两国的政策(英国占主导地位),至少在最初的三年时间里。

希特勒在1935年3月公开宣告——扩军,1936年3月进军莱茵兰地区。这两个事件,不仅使德国成为了正常的国家,而且开始走向军事大国,最严重的是违反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而英法两国的反应是温和的、对危险视而不见的,并沒有行驶他们所拥的有权利。这两个亊件渉及到了军亊问题,随后希特勒又做了两件扩大德国领土的大事。在的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这又是违反和约的,而英法反应同前一样。而到了1938年9月,在苏台德危机中,英法竟然协助德国割取了苏台德地区,他们两国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和约,也就是说,英法两国自己已开始破坏和约,他们不仅不做应该维护和约的事情,反而去做违反和约的事情。既然这样,希特勒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継续做破坏和约的事呢?而且,这些事件增强了德国的力量,并且是在“贬眼间"的功夫里实现的,而此时的希特勒在国内已成了民族英雄.就这样,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了,但泽自由市的问题也岀现了。这时,英国首相张伯伦及他的同僚们,突然的、一时性起,对希特勒采取了强硬的政策。还与苏联开始谈判,联合对抗德国,但因双方的不信任和投机心理,谈判失败。最终,还是要用又一场世界大战,来解决一战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领。

丘吉尔先生,认为二战本可以避免和不必要的战争的根据,至少有英国、法国,如果对希特勒德国的行为,不采取默认、妥协,纵容的政策,而在希特勒刚违反《凡尔赛和约》时,就采取强硬的政策,甚至打一场预防性的战争,那么,二战就是有避免的可能,或是不必要的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