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南水北调的利与弊)

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南水北调的利与弊)

小小编辑为大家解答关于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南水北调的利与弊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耗费太大了 南水北调其实弊大于利 后期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前言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2、工程目的是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南水北调工程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

4、 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

5、中线工程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

6、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

7、12月27日,北京市民开喝长江水。

8、方法1积极意义社会意义解决北方缺水;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9、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10、经济意义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振国内GDP。

11、生态意义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2负面影响 一、南水北调的工程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论,反对者主要认为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问题,调水量太少,发挥不了经济效益,调水量过多,枯水期可能会使长江的水量不足,影响长江河道的航运,长江口的咸潮加深,更有可能引发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生态危机。

12、目前在建的“三线”同时引水方案,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仍可能超出了中国“专家”们的想象。

13、二、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原有的蓄洪、发电作用出现了较大争议。

14、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的同时作用,可能会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包括生态和航运),尤其是在旱季和枯水期。

15、三、因为2010年初的中国西南大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总工及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总工刘树坤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了质疑。

16、他认为,西南这次出现百年难遇的干旱,应该对水文资料重新修订,对干旱出现频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评估。

17、“这些评估的结果都会影响水利调度,重大水利工程何时开始做,做多大,影响程度有多大,都应重新评估”,刘说。

18、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河南省、33万人搬迁,搬迁给移民生活带来颠簸动荡。

19、有些移民因为得到的补偿款不足,在买下政府提供的住房之后,所剩款项只能购置一小块耕地。

20、而安置地工作机会馈乏,有些人不得不计划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工。

21、五、南水北调成本已经高于现有的海水淡化成本,目前最低的海水淡化成本约为3元,南水北调目前成本约为10元,另有报道称已经达到18元。

22、环境破坏“三线”同时引水,将导致整个长江流域的沿江生态发生难南水北调南水北调以估计的变化,不利于保护沿江现有生态。

23、并有可能导致长江枯水期时航道的承载能力更低。

24、其生态影响范围和程度已超乎中国“专家”们的理解范围。

25、2、中线工程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共同作用,引起汉江及长江中下游环境的变化,将对武汉、湖北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26、3、东线工程调水对长江河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

27、没有基础建设东线: 利:水量大;可直接利用京航运河;沿途许水量大。

28、 弊:污染严重;山东以南需要抽水,而当地电力缺乏。

29、 中线: 利:水质较好;地形南高,可以自流; 弊;后期工程需要三峡建成;线路较长而且需要新挖。

30、 西先: 利:距离短;水质好; 弊:地形复杂,穿越山区多,工程量过大; 沿途地区生态脆弱.对方平均分iou肌肤公平竞赛二楼空间哦is这些都是上面人考虑的弊大于利  好多人背井离乡  只为北京赤水就和三峡一样  好多人 死都不能回故里  落叶归根都不行目前看还可以,谁知道这个工程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吗穿越山区多,工程量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