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志铭是不是最原始的史料?

    墓志铭是不是最原始的史料?,墓志铭,历史学,历史,文化,考古,北魏,在历史学领域,只要是有完整考古发掘报告的墓志铭,完全就可以作为最原始史料使用。大家会对于墓志铭有偏见主要是因为不太熟悉历史学如何使用墓志铭。首先,历史学不是讲故事,他所关注的点就是比较细致的政治经济文化细节。墓志铭的材质大小,文本的格式用词,篆刻的笔体文风都是历史学非常关 ...

    2023-04-16
  • 南北朝时期“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

    南北朝时期“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陈庆之,南北朝,历史,北魏,尔朱荣,文/孙二蛋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陈庆之(公元484年-公元539年),南北朝时最璀璨的一颗将星,即使是在将星云集的南北朝,陈庆之也毫不逊色!陈庆之公元484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出身寒门,最早是梁武帝萧衍的随从!公元525年,陈庆之除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 ...

    2023-04-16
  • 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故事是真的吗?

    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故事是真的吗?,陈庆之,历史,梁高祖,北魏,白袍军,南梁名将陈庆之(公元484年一公元539年)率七千军队护送投降南梁的北魏北海王元颢回洛阳继位。陈庆之大军一路上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七千梁军竟败北魏五十万军队,顺利进入洛阳,把元颢扶上帝位,简直是战神级别的名将。陈庆之的七千梁军皆身披白袍,所以,当时,洛阳小 ...

    2023-04-16
  • 高句丽长寿王时,因为何事惹得东亚两强北魏和刘宋都想去讨伐他

    高句丽长寿王时,因为何事惹得东亚两强北魏和刘宋都想去讨伐他,高句丽,刘宋,好太王,后燕,北魏,长寿,历史,冯弘,北燕,鲜卑族,长寿王(394—491),名高琏,是高句丽第二十代国王(413年至491年在位)。其父就是著名的好太王高谈德,在位时北攻夫余,南征百济,东挫倭国,西胜后燕,降服契丹。开创了高句丽的鼎盛局面,确定了其在朝鲜半岛的霸主 ...

    2023-04-16
  • 腊肠在沸水中煮多长时间就熟

    1、腊肠在沸水中一般要煮20-30分钟才能煮熟。2、腊肠在不烧焦的情况下,煮得越久,香肠和腊肉内的亚硝酸盐含量就越少。并且需要用冷水下锅煮,这样才能让水分渗入腊肠的组织中,让腊肠变得更加滋润。3、中国的腊肠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腊肠约创制于南北朝以前,始见载于北魏《齐民要术》的“灌肠法”,其法流传至今。中国灌肠腊肠不加淀粉,可贮存很久,熟制后食用,风味鲜美 ...

    2023-04-12
  • 枣阳是哪里(枣阳和襄阳是一个地方吗)

    在湖北省襄阳市内,有一个名字中带有“阳”的县市,它就是枣阳市。枣阳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它和枣子或者枣树有关联吗?今天就来简单说说。枣阳历史上最早的建制要追溯到东汉年间,当时并不叫枣阳,分襄阳县的东北部地带设立襄乡县。到了北魏年间,襄乡县改名为广昌县。广昌县在以后将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并没有改名。而到了隋代,隋文帝杨坚仁寿元年,皇帝为了避皇太子杨广(后来的隋炀 ...

    2023-04-10
  • 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么意思?

    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么意思?,洛阳,伽蓝寺,历史,军事历史,有一本历史著作《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东魏杨炫之,北平郡(今河北卢龙)人。东魏迁都邺城之后,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阳,看见当地遭受东、西魏战争破坏后,满目创痍,一副破败景象 ...

    2023-04-08
  • 薛仁贵武艺高强,“三箭定天山”,你知道这个故事的真相吗?

    薛仁贵武艺高强,“三箭定天山”,你知道这个故事的真相吗?,薛仁贵,天山,大唐,唐朝,历史,铁勒,郑仁泰,突厥,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他出生在唐朝时期的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是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唐初的名将。薛仁贵的祖上虽然说是名门贵族,但薛家因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薛仁贵出生后因为家 ...

    2023-04-05
  • 峨眉山是?

    峨眉山是?,峨眉山,是“峨眉山”峨眉山,耸立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大峨、二峨、三峨山的总称。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见两山相对如峨眉,故称峨眉焉”。由于峨眉山的高度及地理位置的原因,从山脚到山顶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峨眉山抚弄星辰,积蓄云雨,神秘无比。对于峨眉山名来历,人们都各执一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

    2023-04-03
  • 两汉、北魏的赋税制度是什么? 爱问知识人

    北魏,人头税,钱币,儿童,租是,两汉、北魏的赋税制度是什么?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交纳粮 食。从景帝二年(公元155年)起,终汉一代田租基本是三十税一。赋以丁计,包 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赋 交钱币(在历史上,租、赋、税的概念又往往相互混用)。北魏,租调徭役制。孝文帝改革实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户税)帛或麻,还 ...

    2023-03-31
  • 卜在姓里念什么?怎么读啊?谢谢了.

    卜姓,居西,姓卜,离石县,北魏,急用卜(Bǔ)卜姓是古代从事占卜者的后代。古代的人非常迷信,做事前常用火灼龟甲兽骨推测吉凶,推测的结果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就是我们现在称做甲骨文的古文字。相传夏帝太康的弟弟封在莘国,他的后裔中有做卜人的,便以卜为姓。另外,北魏时有鲜卑族须卜氏改姓卜,其后代亦称卜氏。卜姓望居西河(今山西离石县)、武陵、河南。孔子弟子卜商,在孔子死后到魏国讲学,李克、吴起都是他的学生。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是由他传授 ...

    2023-03-31
  • 柱国是什么意思??请尽快回答 爱问知识人

    北魏,知识,柱国,武官,大将军,请尽快回答柱国是北朝武官名,源于旧制。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勋官,也称上柱国。北魏、西魏均置柱国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以统领府兵。北周以柱国为最高荣誉,共置八柱国,均以皇帝的心腹亲信当之。每一柱国统大将军二员,专掌国家禁兵精锐。隋代设上柱国及柱国,分别为从一品、正二品,藉以酬功勋之臣。 ...

    2023-03-31
  • 起居注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爱问知识人

    北魏,设立,春秋,尚书,价值,起居注的大致内容是什么?起居注,是由史官撰写的关于皇帝的日 常言行与生活的记录。《汉书•艺文志》记 载:“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 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 为《春秋》,言为《尚书》。”这段话可以看 作是对起居注的说明。完善的起居注始于汉武 帝时期,到北魏时,正式设立专官,称“起居 注令史”,专门负责撰写皇帝的起居注,后代 沿袭了这一制度。起居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史著,但却是最原始的 ...

    2023-03-31
  • 为什么在敦煌壁画中有那么多的“飞天”? 爱问知识人

    敦煌,北魏,吉祥,身体,下身,为什么在敦煌壁画中有那么多的“飞天”?敦煌壁画是一种佛教艺术,它的主要内容是依据佛经绘制的。它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宣传发扬舍己救人的高尚人格、佛的苦练修行和佛的无边法力。人们在欣赏敦煌壁画时总会见到许多“飞天”。她们婀娜多姿的体态,飘逸动感的姿态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么,为什么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这么多呢?“飞天”,梵文中叫作犍达婆,又叫香音神,在佛经中称为“天人”。据说她们身体裸露,吃的是香品,她们的声音非 ...

    2023-03-30
  • 《齐民要术》的要旨是什么? 爱问知识人

    方法,北魏,日本,著作,引用,《齐民要术》的要旨是什么?《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的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 一。书名中的“齐民”,意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作者为北魏贾思 勰。书约写成于6世纪30—40年代。最初在民间传录,至北宋天圣年间才官刊 颁发给劝农使者,以指导农业生产。以后官私传抄不绝,版本多至二十余种, 并广为其他农书、杂著援引。早在唐末时此书已传入日本,至今日本还存有北 宋最早刊印的残本。近代以来,世界上已 ...

    2023-03-30
  • 南魏、北魏是什么时候?谢谢 爱问知识人

    北魏,时代,北方,又称,山西省大同市,谢谢南魏,南北朝时期由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北海王元颢于孝基元年(529年)叛魏所建立的政权。因元颢自称魏帝,部分史家,如杨希、杨智、赵羯等遂以南魏称呼之,以别于魏王国、曹魏、北魏、西魏、东魏。  同年(529年),南魏攻入洛阳,改元建武。不久,被北魏尔朱荣派尔朱兆、贺拔胜反击,元颢兵败逃至临颍被杀,南魏遂亡北魏(386年~557年)是北朝时代位于今日华北地区的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拓跋鲜卑 ...

    2023-03-30
  •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哪个? 爱问知识人

    乌兰,中国,布哈河,湖区,北魏,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哪个?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 拥有多项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人湖的河 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其中以布江两l哈河最大。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 ...

    2023-03-30
  • 一尺多少米 爱问知识人

    单位,北魏,中国,是多少,三国,现代的1尺≈0。33333333333333米过去的1尺是多少以历史记载为准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商代,一尺合今16。95厘米,也就是0。1695米,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周代,一尺合今23。1厘米,也就是0。231米;秦时,一尺约23。1厘米,也就是0。231米;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厘米,也就是0。2135--0。2375 ...

    2023-03-30
  • 一尺有多少厘米 爱问知识人

    知识,中国,单位,北魏,三国,现代的1尺≈33.333333333333厘米古代的1尺多少厘米按历史记载为参考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商代,一尺合今16.95厘米,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周代,一尺合今23.1厘米;秦时,一尺约23.1厘米;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厘米;三国,一尺合今24.2厘米;南朝,一尺约25.8厘米;北魏,一尺合今30.9厘米;隋代,一尺合 ...

    2023-03-30
  • 河南有几个朝代的首都

    1、在河南定都的朝代有: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北宋、南宋、金朝。元朝、明朝、清朝则没有在河南定都。2、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3 ...

    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