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圣外王”出自哪里?有什么含义? 爱问知识人

    有什么,庄子,知识,百官,内圣外王,“内圣外王”出自哪里?有什么含义?“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 ...

    2023-03-30
  • 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呢? 爱问知识人

    春秋,信任,百官,控制,设置,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呢?御史,中国古代的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就已经有了御史,当时它的职责主要是掌管朝廷的文书和记录。秦汉时期御史官的种类开始增多,朝廷中央设立了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或柱下御史等。同时,御史的职责也与春秋战国时期大不相同,不再掌管朝廷的文书与记录,开始“纠察之任”了。其实这种转变有其内在权力运行的逻辑性。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御史的官阶低下,并且只是掌管文书和记录,类似于现在政府领袖的秘书,但是这些 ...

    2023-03-30
  • 什么叫丞相啊 爱问知识人

    收回,百度,晚期,百官,国中,什么叫丞相啊丞相是中国古代从秦代一直到明代初期所设的一个官职,其权力在秦汉时非常之大几乎可以和皇帝平起平坐,甚至还可以废掉天子的地步。可后来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皇帝收回了不少的相权,而到了明代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就彻底的废了宰相这个职位。清朝沿袭了明朝晚期的制度,而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本来就不是历史。下面是百度百科的说法:官名。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 ...

    2023-03-30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麒麟,大鹏,大象是怎样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麒麟,大鹏,大象是怎样的?,大象,文化,麒麟,首先说说麒麟吧,它存在吗?好像是有的哦,请看下面这幅图画:这讲的是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外国国王给大明皇帝进贡的所谓“麒麟”,当时朱棣还把它们牵到紫禁城的奉天门前供百官观看。不仅是进贡,史料里还记载里当时郑和花钱从海外购买麒麟的经过:“其贸采之物,异者十有二品:。。。七曰麒麟,八曰 ...

    2023-03-18
  • “皇帝诏曰”和“皇帝制曰”?

    “皇帝诏曰”和“皇帝制曰”?,中国古代史,历史,“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敕曰”有告诫的意识。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 ...

    2023-03-08
  • 秦子婴投降刘邦后,秦皇室成员结局如何?

    秦子婴投降刘邦后,秦皇室成员结局如何?,秦子婴,刘邦,历史,秦朝,楚汉战争,汉朝,鸿门宴,西汉,中国历史,秦王子婴元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兵临咸阳,屯兵灞上。这时刘邦派人劝子婴投降。子婴眼看手下的文臣百官都离他而去,投奔刘邦,自己知道大势已去,便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至此, ...

    2023-03-02
  • 白鹭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呢

    1、在古代,白鹭象征着自由、高贵和纯洁。就如唐代杜甫的《绝句》中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2、能飞上青天的白鹭是自由的,拥有雪白毛色的白鹭是纯洁的,脖子修长,不易屈服的白鹭是高贵的。3、而且白鹭在飞翔时成群有序不乱,旧时就以鹭序寓百官班次,在明清的官服补子纹样中,白鹭是七品文官的补子纹样。4、“鹭 ...

    2023-02-16
  • 宋朝各级官员品级一览,看北宋名臣包拯最大官职位为几品?

    宋朝各级官员品级一览,看北宋名臣包拯最大官职位为几品?,宋朝,包拯,开封府传奇,宋朝在唐朝基础上加强中央集权、倡文抑武、百官权力分散。并设中书、枢密、三司以分掌行政、军事、财政三项事务,三部门之间的权利不相上下,不互相统治。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宋朝各品级官员的汇总吧。正一品诸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太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从一 ...

    2023-02-12
  • 魏延为什么造反(关羽死后的灵异故事)

    魏延谋反绝对是三国中最大的冤案,魏延这个人晚年特别像关二爷,能力很强也体恤士兵,但是性格孤傲,从来是不把这些同事放在眼里,蜀国的百官也是无人感惹。唯有丞相长史杨仪是从来不买他的账,这事让魏延非常的生气,几次拿起刀就想杀了杨仪而后快。到了公元234年,二人的矛盾是再一次升级,北伐途中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临死前留下遗命让杨仪带着大军后撤,姜维跟魏延断后,如果魏 ...

    2023-02-08